江苏健康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医患之间 > 医者仁心医者仁心
济世明德渡苍生
发布时间:2018-02-28  浏览次数:995

“要想走在世界医学发展的前沿阵地,必须要有敢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和压力的勇气。”——王学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带领肝移植团队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2017 年11 月2 日,由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无锡举行。我省获此殊荣的19 位医务工作者身披绶带依次步入会场,全场观众起身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大荧屏上播放的一则医患真情短片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中国大陆首例扩大右半肝活体移植的徐萍、张晓峰夫妇深情讲述了辗转求医、换肝救命的曲折故事,夫妻俩一波三折的命运让人嘘唏不已,他们口中的当代“白求恩”就是我国著名肝脏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器官移植临床专科主任、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外科主任王学浩院士。

现代肝癌介入治疗的先行者

1965 年, 王学浩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外科,把目标瞄准了攻克肝病难题。1986 年,他完成了美国匹兹堡大学肝脏外科的研修,谢绝导师再三挽留,满载世界先进技术经验踌躇满志地重归祖国怀抱。回国后,王学浩一直致力于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我国肝脏外科技术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进。有一次,王学浩和一位进修的日本医生交流时了解到,日本医学专家正在进行一种关于碘化油具有特异性、能聚集在肝癌区域的研究和实验。专家把碘化油打入肝动脉,惊喜地发现碘化油具备特异性,能够奇异地聚集沉淀在肝脏的肿瘤区域。如果患者没有罹患肿瘤,碘化油则会很快扩散至全身,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王学浩听后很是兴奋,立即组织人员动手开展动物实验,研究碘化油这一神奇特性。在六十多例大鼠实验成功后,碘化油研究从实验走向了临床,开始运用在病人身上。王学浩带领团队将碘化油通过肠系膜动脉注入肝动脉,又一次证实了碘化油具有停留在病人肝癌区域的特异性,临床试验连续做了十多例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最终证明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了更精准的新方法。1986 年6 月,王学浩在国内率先提出运用碘化油肝动脉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这一新发现明显提升了对肝癌特别是对直径在2 厘米以内的微小型肝癌的诊断率。至1987 年5 月,王学浩团队在动物实验基础上,临床应用已达90 例,均取得了满意的诊断效果。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把碘化油和化疗相结合,同时把核素碘125 标记在碘化油中,有效地集栓塞、化疗、放疗为一体,为肝癌的现代介入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7 年,王学浩在国际上首次报告125I -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导向治疗原发性肝癌。这是125I 抗癌乳剂集放疗、化疗和栓塞治疗为一体的治疗原发性肝癌新方法。在当时影像学手段有限的情况下,为我国肝癌早期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肝癌的介入治疗奠定了基础,这一技术至今仍是肝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这项技术已惠及数以万计的肝癌患者。

1988 年, 王学浩教授在国内首次报告以病肝区域性阻断代替传统的全肝血流阻断,并在国内首次倡导肝切除行术中胆道造影,明显提高了肝切除术的安全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使肝切除的围手术期死亡率从国际外科界普遍存在的5%降至1%以下。
1991 年,王学浩教授将超声外科吸引技术用于肝切除,并成功研制超声刀,该技术在全国肝脏外科和肝移植领域均得到了广泛运用。


活体肝移植领域的开拓者

活体肝移植就是将健康人肝脏的一半切除后再移植给肝病患者,在确保健康人创伤最小的情况下救治肝病患者。器官移植被视为临床医学的“龙头”学科,而活体肝移植则处在“龙头”学科的顶端,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掌握这一技术。1989 年,巴西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此后,日本成功开展了活体肝移植技术。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突破为晚期肝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也为肝脏移植技术发展带来了革命,这一报道让王学浩内心蛰伏已久的理想再一次悄然萌动。“外国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有着一股韧劲的王学浩在心中暗自许诺,虽然手术风险大,技术含量高,但活体肝移植供肝来源广、质量高、组织相容性好和排斥发生率低等优点让王学浩坚信活体肝移植势必会成为肝移植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可活体部分肝移植是一项精细而浩大的高难度生命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有丝毫闪失。手术时所取的部分肝脏的胆管、血管,特别是肝动脉非常细,需在显微镜下做吻合,同时出现的并发症多,动脉容易发生栓塞,而且因为肝脏的量比较少,能否达到受体的需要也存在问题,技术难度很大。

患者向王学浩院士(右一)和孔连宝教授献花

“手术关系到两条生命:必须绝对保证供肝人的安全,对于受肝者来说,如果移植不成则必死无疑。”王学浩回忆第一例手术时的抉择异常艰难,当时有人担心质疑:“万一病人没救活,供肝的健康人又出危险,救命不成反伤人,这个责任谁来负?”“这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活体肝移植是肝移植手术的方向,有了这个信念,我就要干下去,不管别人怎么怀疑怎么议论。”在很多人劝他放弃的时候,王学浩咬牙坚持。巨大的风险并没有挡住他冲向肝移植技术高峰的雄心,他说,如果没有人去直面风险和挑战,中国内地的活体肝移植技术永远发展不起来,数十万晚期肝病患者只能在绝望中等待死亡。

“当年上手术台感觉跟上刑场一样。”王学浩坦言当时承受的心理压力极大,从研究开始的第一天起就经常失眠,会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他曾做好最坏打算,向同事交代说:“如果哪一天,我因为做活体肝移植发生纠纷而坐牢,你们能记得来看我就行。”王学浩“冒险”但不盲目,这种自信建立在团队千百例动物实验、三千多例肝切除手术以及国外研修学习的经验基础之上。除了肝移植手术组外,江苏省人民医院专门成立协作组,参加者包括麻醉手术室、传染科、ICU( 重症监护室)、检验科、血液科和B超室等科室,参与的医护人员多达五六十人,这支高凝聚力、高效能的团队共同支撑着具有世界难度的活体肝移植技术。

1995 年1 月5 日, 对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和中国肝脏移植界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一位叫席梅(化名)的年轻女子决定献肝救夫,这位柔弱女子胸腔内三分之一的健康肝脏和部分胆管将被移植到罹患晚期肝癌的丈夫体内。活体肝移植究竟难在何处?正常肝脏内血管众多,从一个活人身上取下部分肝脏,就意味着需要处理的血管多达300 多根,手术中出血要严格控制,否则供肝者的生命就会有危险,而取下的部分肝脏也会因出血过多而遭到损坏,移植后会有不良反应。从活体上取肝时,人还在呼吸,心脏还在跳动,绝不能碰断哪一根血管,尽管是在显微镜下操作,感觉就像在颠簸的甲板上跳舞,稍不留神就会酿成大祸。王学浩回忆当他取下那400 克鲜红的健康肝脏时,强烈的使命感让他心跳猛然加速,心中唯有一个意愿——必须移植成功!终于,在经历十多个小时之后,手拿柳叶刀,在手术台上浴血奋战的王学浩成功了!这次手术成为中国大陆首例活体肝移植,当年中华医学会将该技术列为当代肝脏外科新成就之一。

江苏省人民医院唐金海院长和王学浩院士(右一)一起为重获新生的肝移植患者过生日

2001 年,年仅 10 岁的小亚丽(化名)被无情地宣判为“将不久于人世”。小小年纪的她不幸患上肝豆状核变性病。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特征是铜蓝蛋白合成不足,造成大量铜堆积于肝脏、中枢神经、眼和肾等部位,导致相应部位及系统的损害,患儿大多活不到成年便夭折,肝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适合的救命供体却迟迟无法找到。在患儿父母的苦苦哀求下,王学浩甘冒巨大风险,率领移植团队,从其母亲身上切下一块健康肝脏移植给病人,因供体来源于活人,故大小受到严格限制,血管匹配缝合十分艰难,最细的肝动脉直径仅 1.5 毫米,却要在上面缝十几针。小患者只有十来岁,腔静脉又细又脆,一不留神就会切破,造成致命性大出血。此外,做移植手术,要将病人的整个肝脏剥离,只留下腔静脉,而要将血肉相连的肝脏与腔静脉干干净净分离开来,往往需要几个小时,这就要求医生从头至尾精力高度集中,丝毫不能出现差错。困难还不仅仅于此,切下的肝脏是成人的,却要移植到一个10 岁孩子的身上,血管不可能相匹配,因此缝合过程中还要作许多技术性处理,非常费时耗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患儿最终重获新生,这是我国大陆首次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完成的亲体肝移植成功案例。

2001 年6 月, 王学浩再次率领团队在六天之内成功地为一名 6 岁患儿连续实施活体肝移植、肝动脉重建、减体积再次肝移植共 3 次大手术,患儿经历了56 个小时的麻醉考验,成功闯过了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气管切口、排斥反应等术后“关口”,奇迹般绽开生命之花。

2001 年10 月,王学浩肝移植团队又成功地将一位44 岁母亲2/3 的肝脏移植到她19 岁的病危儿子体内,这台手术标志着我国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术首次获得成功,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行百里者半九十

王学浩和他麾下的精兵强将勇创活体肝移植领域赫赫战绩。到目前为止,他带领团队开展各种手术肝移植1100 余例,其中活体肝移植占20%,总体生存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存活10 年以上的50 余例,结婚生子的有30 余例,肝癌肝移植最长存活17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曾经评价:王学浩团队体现了三个“最”——国内活体肝移植做得最早、手术例数最多、手术质量最好。

如今,王学浩将活体肝移植技术向全国20 余个省市三甲医院推广,为活体肝脏移植在我国深入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2011 年12 月8 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公布了2011 年院士增选结果,王学浩教授名列54 名新院士之一 ,成为江苏省自主培养的第一位医卫界院士。

行百里者半九十,王学浩院士及其肝移植团队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们继续进行“扩大边缘供肝”(废肝再利用)的尝试,并于2012 年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带血管瘤的肝切除标本作为边缘供肝,为挽救晚期肝癌病人提供了一条可探索的路径。在最近的《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转化医学》上,王学浩院士团队的新课题是“器官移植术后免疫诱导治疗”,目的是提取患者自体细胞并在体外培养,“训练”它们“不认生”,教会它们认识植入器官以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去管控“战斗部队”。此研究原理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中存在着一种调节性 T 细胞,其作用相当于“宪兵部队”,管控着人体免疫系统这支“战斗部队”。通过对患者自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生成“认识”捐献器官的、“私人定制”的调节性 T 细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则可以使人体对移植物“认异为己”,避免排异反应,从而解除患者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痛苦。如果该技术成熟得以广泛临床运用,将是活体肝移植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的突破!

医术精湛谓之“精”,医德高尚谓之“诚”。“破译生死密码,创造生命奇迹,我们任重道远,责任在肩……”说这话的时候,王学浩院士语调不高,却字字铿锵!


【致 辞】

是您,用智慧和爱心锻造出一把神奇的柳叶刀,让无数晚期肝病患者枯木逢春,再展笑颜!

(文/ 成运芬 吴倪娜 林 森   文字编辑/ 芮 蓉 摄影/ 郎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