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医患之间 > 行医边疆行医边疆
苏青协作,共绘高原健康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11-14  浏览次数:13

沧桑几度路漫漫,风雨如磐水迢迢。步入新世纪的第3个10年,中国发展正面临关键时期: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的现代化不可或缺。

江苏省2010年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2016年对口帮扶青海省。医疗援青作为民生帮扶的切入点,江苏省聚焦关键短板,着力资金技术、制度管理、人才培养,涵盖基本医疗服务和妇幼保健、疾病防控、藏医药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促进苏青医疗协作取得大进展、大成效,一批又一批的援青医生,用专业知识和诊疗技能为高原患者带去健康与希冀。

长江如丝天际来,自青藏高原一路奔流到东海,这两千多公里的距离,不再是苏青难以逾越的天堑,已然融入国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大潮。

筑就雪域高原的“健康天路”

“江苏好,南京好,这里的曼巴和我们是一家人!”10月11日上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第二期“脊梁工程·苏青协作”脊柱畸形治疗计划患者出院了,欢送现场,青海藏族患者和江苏医护人员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眼含泪水,惜别依依。

“多的话我们说不来,锦旗和哈达,请你们一定收下!”锦旗上“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的大字,见证苏青协作的名副其实。

这次4名脊柱侧弯患者中,有1例尤为严重。“扎西(化名)的脊柱侧弯角度超过80度,病变范围广泛,累及胸椎至腰椎的整个脊柱区域。长期的侧弯导致脊柱极度僵硬,给我们的手术操作带来很大挑战。”江苏省人民医院援青专家、海南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乔莉说。

为有效纠正患者的外观畸形,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组建专家团队,术前周密规划,决定实施节段性脊柱截骨矫形术,几乎涵盖整个脊柱长度,整台手术耗时九小时,目前,扎西正处于积极康复进程中。

除“脊梁工程”外,东西部协作开展的“心佑工程”,首度覆盖青海全域,224名青海患者赴江苏接受免费治疗;“光明行”“白内障动态清零”活动,累计帮助青海2000名患者重见光明;“灭包行动”,为42名牧区藏族患者实施手术;“江苏专家青海行”活动,在青医疗人才深入高原腹地,开展“小组团”服务,30批次400余人参加,12万患者因之受益。

江苏省医疗领域干部人才的“组团式”帮扶,不断满足协作地区医疗卫生全方位发展需求,在持续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工作中,立足“江苏所能”找准“青海所需”,以实际行动赋予“苏青一家亲”新的时代内涵。

江苏医疗援青负责人陈显说:“也正是苏青两省始终坚持高位推动,不断加大医疗援青资金投入,培育医疗人才新力量,构筑医疗卫生新体系,开创了医疗援青新局面,筑就雪域高原的‘健康天路’。”

多个“首例”让“大病不出青”

自江苏医疗帮扶青海以来,援青医生持续强化医院和科室内部管理,持续加大专科型、紧缺型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持续提升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

这是一组来自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的数据。

截至目前,受援地卫生人员总量已达5160人,较“十三五”末增加42.6%。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十三五”末的7.7人提高到11.47人,执业(助理)医师由3.39人提高到3.86人,注册护士由1.9人提高到2.81人;取得正、副高职称35人和331人,较“十三五”末增长43%和25%……

以“传帮带”方式,提升一批重点、特色专科,强化医疗人才培养,将优质医疗资源留在青海,开创多个“首台”“首例”纪录,实现从“输血式”支援到“造血式”的转变。

2024年8月7日,西宁湟中区中医院成功完成首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等长度导管,填补全区静脉治疗空白。

2024年9月11日,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首例内镜下结肠黏膜ESD术,标志着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由此迈上新台阶。

2024年9月25日,江苏援青人才,海南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周长乐,率介入科团队,借助血管内超声,完成首例左冠前降支重度狭窄病变的介入治疗。

……

为青海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江苏最优质的医疗技术、最优越的医疗资源、最优秀的医疗专家源源不断奔赴青海,“组团式”医疗援青工作从单兵作战转向组团作战,从“输血供氧”转向“造血制氧”,不仅为当地患者提供了更加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还推动了整个青海地区医疗卫生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医疗水平大幅提升,医疗团队日益壮大。

行稳致远的“江苏专家青海行”

一堂示范课、一次现场教学、一场义诊服务……

紧扣青海医疗卫生水平的痛点、难点,“江苏专家青海行”频频亮相。临床医生、管理人才和医技人才“组团式”帮扶,协同开展工作;瞄准高原常见病、多发病,精准打造特色科室和诊疗中心;完善信息化系统提供远程服务,建立人才库发挥长效作用。

一次次精心的治疗,一例例成功的手术,苏青医疗卫生,协作共赢;健康青海,动能澎湃。

无影灯下,见证生命奇迹;听诊器上,传递仁心仁术;实验室里,熬过日日夜夜;偏远乡村,留下白衣身影……他们是“最美医生”,也是雪域高原生命健康的守护者。

在海拔3700多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来自江苏的9名医疗领域专家正在开展义诊活动,他们聚精会神,为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藏族群众测量血压,听诊心脏。从专家们布满血丝的双眼,干裂紫黑的嘴唇看得出来,对于广袤的青海牧区而言,江苏医生的援青故事,一定是一个关于让牧区群众活得更有尊严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希望和未来的故事。

2022年7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支援海南州人民医院,组织省内3家三甲医院共10名专家开展组团式帮扶。

2023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牵头支援海南州人民医院,组织江苏省内6家三甲医院共15名专家开展组团式帮扶。

南京市采取“2+X”、无锡市采取“1+8”模式对口组团式帮扶西宁市中医院、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

……

至精至诚,守护生命。在偏远艰苦的青海地区,在那里,一批批江苏医务工作者踏上雪域高原,不仅救死扶伤,还传授经验、培训医生,为当地人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不仅是医疗资源的输送,更是对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深情投入。据统计,2024年江苏省还为青海1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42名医生驻扎当地,继续“江苏专家青海行”。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这是振奋人心的未来。从摆脱贫困到实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苏的医疗援青,不过是苏青协作的一张剪影。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副领队胡宏总结道:“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医疗支援协作,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互补,缩小了苏青地区的医疗资源差距,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防返贫的重要举措。‌”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