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提高医院软、硬件实力,积极打造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体系,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南京市建邺区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门诊量目前已经突破千次大关,在南京所有社区医院中名列前茅,去年总门诊量达到32万人次。
众所周知,基层社区医院在软件条件即人才的引进、培养,在硬件条件比如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购入方面存在着短板,人才留不住,设备不行,病人来了好多检查都做不了。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符岱佳说,仅仅这两年,中心就引进了20多名医生,其中近一半是研究生,不少人还在二级以上医院工作过!“我们就是要通过全面的努力,做能让家门口乃至周边老百姓都愿意来的基层医院!”符岱佳说。
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纪妹手中有一份全科医生培训表,上面有十多位目前他们医院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全科培训医生的名单。“人才招进来之后,我们会送去大医院进行3年的全科培训,其间还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要回来实践。在这3年时间里,医院照常给他们发工资!”符岱佳说。
“像钱晨医生,刚引进来就送到江苏省中医院进行全科医生规培。还有缪晓梅医生,工作几年后送到南京鼓楼医院进行全科医生的培训学习,最近也快要回来了。这些人才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扩大医院影响力都大有好处!”纪妹说。
除了加强专业人员引进、培养,医院硬件条件的提升也很重要。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B超机器从1台增加为3台,检查项目从以前只能检查腹部扩大到了可以检查心脏、血管等部位。另外,像DR也已经从1台增加为2台,检验科还增加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CT机正在安装中,不久就能投入使用。
上述软、硬件实力的提升,等于给医院发展插上了翅膀。“以前来我们这看病的人不是很多,现在可能你来晚了连停车位都没有。”纪妹介绍说,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与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开展“医联体”建设。平时有这些大医院的专家前来坐诊,他们也可以将有“大毛病”需要医治的病人转到大医院去,社区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居民首诊在社区医院,如果病情复杂,再进行转诊;大医院治疗结束后,再转诊到社区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全面介入社区居民健康管理,这个也是社区医院的重点工作。为此,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重组团队,成立了11个以“家庭医生”为第一责任人的签约团队,主要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和医技人员组成,团队以全科医生的名字命名。
纪妹介绍,为了提高辖区居民的知晓率和重点人群的签约意愿,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签约服务内容上给予优惠,比如部分检查项目八五折,签约对象可以通过预约方式,优先获得家庭医生门诊或者出诊服务。他们还开设了“家庭医生工作室”,居民可以直接找自己签约的家庭医生看诊。
元成瑛是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元成瑛团队”的负责人,他说,他的家庭医生团队共有6人,每个人负责150名左右的签约服务对象。对所有服务对象,除确保每人每季度回访一次外,团队还通过对900名左右签约居民的病情分类,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更为规范的后续治疗和健康指导。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