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出试点社区医院建设,到26家社区医院“开花结果”,进而明确将在全省更大范围内推广社区医院建设,江苏省的探索一开始便定位明确。这就是,社区医院不是大医院的简单功能复制,而要抓住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错位发展。
抓住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
在昆山市蓬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健康管理办公室,该中心医务人员指着信息系统上的统计数字向记者介绍:“2018年,累计完成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查9353人,发现脑血管高危3136人、心脏疾病高危1268人,合并两种疾病高危942人。据此,分别给予了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治疗建议。”
62岁的姚逸民两个月前在该中心通过筛查发现存在颈动脉斑块。他回忆说,当看到超声勾勒出的直径为8毫米的血管内斑块时,“被吓了一跳”,因为平时感觉身体很好,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健康隐患。在家庭医生的干预下,姚逸民开始有规律地服用降血脂药物。两个月后复查,斑块小了一些,他舒了一口气。
30年前,蓬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地是一片农田。30年当中,在这片土地上盖起了工厂、建起了大楼。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发展,人口也增长到了100万。常住人口中,既有富裕起来的当地居民,也有追求事业发展的各地人才。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城乡面貌的巨大改变。30年前,苏州市乡镇人口一般在1万到3万之间,现在大部分乡镇的常住人口超过了20万。”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卜秋直言,“让这么多人都到大医院就诊,不现实。如果仅仅以乡村形态来规划卫生健康事业,很难满足当前群众的现实需求。适应时代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提档升级,而社区医院建设就是强基层的有力抓手。”
以苏州市为例,市政府明确,到2020年,高标准新建、改扩建具备社区医院建设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达60家,在进一步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同时,重点完善一级、二级诊疗科目的科室设置,强化急诊、儿科、妇产、康复、老年护理等科室建设。
昆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殿表示,当前昆山市已有一批中心卫生院实际达到了二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从低水平、广覆盖,向区域医疗资源高质量协同发展。在此进程中,社区医院既要通过完善科室、发展专科联盟实现医疗能力提升,也要建立健康管理平台,拓展综合健康管理功能。
前行之路是探索之旅
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走向社区医院,前行之路必是探索之旅。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少冬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疾病谱变化、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和信息化发展,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求看得上病,还要看得好病,更要无病能防。只靠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很难满足这些需求。
据介绍,在推进社区医院建设试点过程中,江苏省坚持5个“变与不变”:名称可以变,功能任务不能变;规模可以变,在整个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的位置不能变;服务项目、技术范围可以变,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标准规范要求不能变;业务收入结构、绩效分配方式可以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事业单位的性质、财政保障的责任不能变;服务能力、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可以变,“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目标原则不能变。
“加挂社区医院牌子后,如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卫生院符合二级医院的建设标准,可以参加二级医院评审,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在做探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服务项目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希望能给社区医院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相关负责人指出,“推进社区医院建设试点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社区医院建设要以满足辖区服务人群基本健康需求为基础,无论是临床专科,还是住院病床设置,都应适度、适宜,不能盲目扩大医疗机构规模,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改革成效在江苏省初步显现,多方协同须继续有效推进。多家社区医院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在人员薪酬、药品使用、服务范围等方面优化了政策,但在医保、物价、编制等领域,改革滞后的问题普遍存在,“比如在医保基金使用分配上,应当更多地向基层倾斜,然而这一点还未到位”。此外,人才瓶颈在社区医院建设中始终存在。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江苏省的社区医院能够通过区位优势及较好的待遇保障,从省内外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吸引到人才。因此,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避免人才资源虹吸,也应在社区医院今后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和调整。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