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健康城市”环省行,深入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等十一地,探访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健康江苏”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相关报道。
本期“健康城市”环省行融媒体新闻行动走进有着“江海明珠”之称的南通,让我们跟随江苏健康广播主持人杨琪,探访长江黄金岸线,看江岸绿树葱茏,望江中江豚嬉戏,感受健康宜居城市的魅力。
以民为本 共建共享“健康之城”
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出台《“健康南通2030”规划纲要》和一系列配套政策,将健康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高水平守护全民健康,健康城市建设呈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良好态势。
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金华介绍,近年来,该市先后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色出行城市”等称号。随着健康南通建设的深入推进,全市居民拥有了更多“健康获得感”。
健康环境更加宜居。南通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多、比例高,相关指标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抬头“南通蓝”,放眼“生态绿”,极大地提升了市民对健康环境的满意度。
健康社会更加温暖。积极推进健康乡镇、健康村(社区)、健康细胞等建设工作,建成省级健康镇31个、健康村(社区)315个、健康学校481个、健康企业505个。建立健全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全民医保质效。夯实多层次保障体系,落实困难人员参保缴费资助政策、减轻失能人员家庭负担等保障措施。
健康服务更加可及。针对妇幼、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根据人群特点、需求及突出健康问题,积极探索“1+N”普惠托育模式,打造“康养通城”老年服务品牌,建立江海健康扶贫基金长效机制,形成了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的“南通实践”。
医疗资源更加优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772家,市属医院和县人民医院全部升格为三级医院,现有三级医院22家、二级医院67家,共有26家医院与知名三甲医院全面对接,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生活方式更加健康。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普及重大疾病、传染病和常见病预防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万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激励、带动每一位市民主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
生态惠民 顶层设计“绿色宜居之城”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南通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改善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三美一高”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补齐城乡人居环境短板,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提质增效。
坚持不懈优化生态环境。2022年,南通市PM2.5指数为全省最优,空气质量始终位于全省前列。城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县(区)全覆盖。
精益求精打造宜居环境。目前,南通市农村区域治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以上,生态河道覆盖率达40%,建设幸福河湖227条,长江、通榆河南通段创建全省幸福河湖示范样板,焦港成功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试点项目。农村垃圾规范收运,集中收运村达到100%。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7800户。
高标准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南通市已建成省级健康促进医院30家。同时,不断健全全民健身服务网络,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2.8万人。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28平方米,让绿地成为便捷可达的生活空间,实现居民家门口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社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强势发展 高质布局“卫生健康高地之城”
徐金华介绍,为了让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服务,该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强化跨江融合发展。目前,沪通公共服务一体化标志性项目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已正式启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与南通开发区深度合作,共建一流区域医疗中心。
扩容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建设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院区、南通市中医院迁建项目,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大楼、市第三人民医院扩建工程二期。市应急医院将于2023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目前,南通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高至110元/人,建成29家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2023年,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将实施“强基”“壮腰”“提峰”三项工程,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能力。
提档中医药服务水平。南通市已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17个中医馆获评省五级中医馆。南通市中医院被纳入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储备库。中医药在全市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倾心为民 着力构建“重点人群关爱之城”
城以民为本。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问题,南通实施了四个方面的关爱举措:
保障老龄健康。为全市131.11万老人开展健康体检,组织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疫苗。开展全市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建成8家全国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康养通城”老年服务品牌初步形成。
守护妇幼健康。妇幼“五免筛查”实现人群全覆盖,2022年实现孕产妇“零死亡”,婴儿死亡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建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28家、示范托育机构12家,位于全省前列。
关注职业健康。依托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建成职业病防治院。2022年6月,正式启用全省首个职业健康监管服务系统。同时,大力推进江苏省健康企业创建。
关注心理健康。推动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着力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率和管理率,全市登记在册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97%以上。
孝亲敬老 全方位铸就“长寿之城”
南通是我国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2022年,南通市百岁老人达1562人,位居全省第一,远高于联合国“世界长寿之乡”标准。2014年,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正式命名南通为全球首个“世界长寿之都”。
徐金华介绍,近年来,南通市不断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发展。已建成三级老年医院1家,二级老年医院2家以及多家护理院和医养结合机构,88%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了老年医学科,近200家医疗机构建成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89家养老机构与各大医疗机构完成合作共建,最大程度确保老年人“病有所医、疾有所管”。
(健康江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