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农民看病报销比例普遍在50%左右,但如果生了大病,农民家庭仍然面临因病返贫的巨大风险。江阴市2016年起首创村民医疗互助会,为防止因病致贫多加了一道保险。
加入互助会,看病负担轻很多
“这次住院花了88000元,医保报销了62000元,自己掏26000元。由于我家参加了村民医疗互助会,回家后又从村里领到了15900元,家庭负担一下子减轻了。”67岁的江阴长泾镇和平村村民吕永兴患有心脏病,去年又突发脑中风,看病花费了不少,但自己只掏了1万元。
和平村首个“吃螃蟹”,于2016年底成立了村民医疗互助会 ,对生病的农民家庭进行补助。村支书吴文勇告诉记者,村民医疗互助制度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筹资,按每人100元标准,其中村民自出20元,村集体出20元,企业老板捐助60元。筹集的钱款放在村账户上,全部用来补助本村生病的村民,定期公示,接受大家监督。
出钱不多,既能帮助别人,也能惠及自己,和平村的这一做法随后在江阴农村迅速普及。各村根据实际状况,筹资标准略有不同。大部分村人均筹资标准在100元到200元,村民、村集体、社会赞助平均比例约为3:4:3。
“加入了互助会 ,我们看病负担轻了很多!村里为百姓做了件大好事!”长泾镇南国村村民秦忠激动地说。秦忠腿有残疾打不了工,儿子去年刚考上大学,全家只靠他媳妇一人打工维持生计。屋漏偏遇连阴雨,去年他父亲又患上了脑瘤,在上海大医院做手术花费13.5万余元,医保只报销了5万元。幸运的是去年他全家都参加了村民医疗互助会,全家只出了100元,村里给他家看病报销了4.5万元。
第三方运营,同病同补
我省村民虽然有职工医疗保险、新农合等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但因大病致贫、返贫,仍是农村低保家庭最主要的原因——“十年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一人大病,全家困顿”。江阴市做过一项调查:2015年江阴市住院村民中,10%人均个人负担30576元,5%人均个人负担44795元,1%人均个人负担87834元。即使是在富裕的江南农村,这笔钱也不是个小数目。
吴文勇说,村民加入互助会后,只要本年度内一次住院费用超过3000元的,就可获得最少200元、最多5万元的补助。村民医疗互助在资金使用与管理方面,基本原则是“小病小补、大病大补、同病同补”,既要让有限的资金真正补助到贫困群众,又不让资金透支或节余太多,因此交由专业的第三方“福村宝”公司负责运营,公司按实际发生额收取2%的佣金。
去年9月,江阴市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推进村级医疗互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对村级医疗互助制度进行规范、引导。据江阴市卫计委副主任俞勤龙介绍,享受补助的村民,实际待遇在基本医保基础上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其中191个大病病种补助待遇平均提高20.9个百分点。
江阴市副市长虞卫才说,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江阴市,一直以来有企业家在家乡设立“爱心基金”的优良传统,但仅靠老板们的爱心基金,存在救助资金有限、标准难界定和救助范围狭窄等弊病,而村民医疗互助会借助第三方服务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帮了谁、帮了多少钱、根据是什么,大家一目了然。目前,各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大数据辅助,实现精准帮扶
南国村村主任谢明告诉记者,过去村里也设有爱心基金,但资金使用简单、粗放,且缺乏公开、透明,老百姓意见也比较大。比如两位村民同患胃癌,一个在无锡手术用了5万元,另一个去上海看病花了10万元。那么,村里很可能对花10万元的家庭多补一点,对花5万元的少补一点。 “其实这样既不合理,也不公平。”谢明说,同样的病,大家普遍能在当地医院治疗,他去了高级别医院,由此产生了较高的费用。“补助费用多的”做法,会引导村民不合理进行医疗高消费,结果反而加重村民个人医疗负担。
而现在,第三方服务公司“福村宝”提供专业平台实施统一管理,根据各村情况“以收定支”设计个性化的补助方案,在线认定病种和生成补助信息,只补助合理费用,不鼓励高消费费用。这样,大家都服气。
“福村宝”公司董事长李亚杰介绍说,所有参加的村民只认标准不认人,“一样的病种一样补,只认病种不认人”。目前他们采集了1290多个病种,每种病大概花多少钱、补助多少钱,按照大数据分析、村民筹资情况、参加人员结构等综合测算,同时突出“重补大病,轻补小病”,实现精准帮扶。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江阴市230多个行政村中已有196个村开展了村民医疗互助,覆盖人群86.2万人,年度筹集资金达9500万元,共有10万人次的村民享受到补助,单笔最高达到5万元,预计今年底江阴市将实现全覆盖。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山西等7个省来取经学习,有33个乡镇234个村照抄了村民互助会模式,覆盖人群100多万。
作为国家基本医保制度的重要补充,村民医疗互助已经成为江阴老百姓名副其实的“第二医保”,不仅精准缓解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同时有利于弘扬邻里互助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