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江苏 > 健康服务健康服务
无锡打造名医名科名院 在新变局中寻找新定位
发布时间:2018-07-19  浏览次数:483

不破除惯性思维,如何创建“全国名院”——无锡打造名医名科名院工程调查报告之三


“创建几所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得上号’的一流公立医院”,是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提出的无锡办名院的目标。

“排得上号”的名院有哪些?2017年11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参考。在这份医院百强榜单上,北京协和医院高居榜首,无锡人耳熟能详的上海瑞金医院、华山医院都在前十之列。

如何在名医和名科打造基础上,应对无锡老百姓对身边名院的期盼,无锡医卫界还需要更多的突破。


要在新变局中寻找新定位

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后,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了无锡医卫界在打造名院上的“加速度”,各家医院在新变局中努力寻找着各自的新定位。

“按市委要求,真正成为无锡医疗卫生界的排头兵,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姚勇表示,市人民医院作为无锡目前规模最大的医院,定位是建成省内一流的苏南医学高地。在前期对人才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目前正对学科进行系统的评价,针对性地帮助人才和学科成长,引培结合,以高峰人才引领高峰学科,让高原团队推进高原学科。同时结合无锡卫生区域规划调整,着力加强急诊急救和胸痛、创伤、卒中三大中心建设,提升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大力发展移植、眼科、心脏中心、外科、重症医学等学科。医院还放眼国际先进水平,已携手“世界最好的医院”梅奥诊所、东京大学医院等拓展前沿技术。

6月,市二院发出重磅招聘启事,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样的顶尖英才发出邀请,给出待遇: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1000万元,年薪不低于120万元,购房补贴200万元。市二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承健就表示:“只有引进最顶尖的人才,向最顶尖的人才看齐,才能改变无锡医院的现状,构筑起高质量的发展平台。”

市中医医院院长陆曙告诉记者,在名院的建设中中医院不能缺位,在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上,在国家级的中医诊疗中心建设上,要实现突破。现在中医院在全国百强中医院中排名79位,虽然在地市级中医院中处于领先行列,但是志在名院的中医院不能止步于此。

在采访中有两个例子被反复提起,一个是市儿童医院床位与门急诊量的比值远低于南京、苏州、常州。另一个是市妇幼保健院占地仅31亩,是全省占地面积最小的妇幼保健院。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召开,释放出根本性扭转上述现象的信号,异地新建,资源置换,改善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环境。

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杨亚萍可以舒一口气了,妇幼终于能走出被她称为“带鱼”状的狭小现址,获得下一步发展的大空间。妇幼定位的“建设国内知名、省内领先的精品妇幼保健院”目标也有了更实在的底气。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她一直记着这天必须要交新址规划了,“昨晚11点还在改规划,今天就要交稿的。”虽然搬新址还是几年后的事情,但杨亚萍很迫切。

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钱俊同样感受到发展的急迫,如何顺利搬入新院并有相应规模的扩大是医院领导班子现在想的最多的事,“300多张床到1000张床,现在就要一张张地增加出来了。”


要破除落后的思维定势

市卫计委主任谢寿坤在接受采访时第一句话就直言:“卫生部门要承认自己不足!”他们对标找差,跟南京比,跟苏州比,跟常州比,跟做得好的城市比,拿出了50页的数据。

市三院院长周小金也坦言,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三甲医院评定,无锡就比苏州、常州慢了一步。现在,你在发展,人家也在发展,要赶上人家,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就需要打破常规,有超越常规的思路和实践。

接受采访的院长、主任、医生们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无锡医院发展的平台问题,平台不行招不到人,平台不行留不住人,平台不行提不了水平,平台不行做不了科研。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就直指无锡医界的一个现实,“缺的是医学院校平台的强有力支撑,差的是学术味”。

在一个落后的平台上,按惯性走下去,可以预见,明天还会是落后。那么改变这个平台、建一个新的平台需要怎样做?江大附属医院(四院)院长华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理念转变。如果一个医生天天舒服地满足于看“60分”的病,不改变自己,不向“70分”、“80分”、“90分”的病突破,怎么会提高水平?

市中医医院王建伟以自己为例,早先他也只满足于开开刀,但中医院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却改变了他的从医轨迹。王建伟开始认识到了基础科研的重要性并投入进去,现在他已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博导。钱俊在儿童医院办了儿科实验室,专门引进人才做基础研究。有人不理解,钱俊回答:过个三五年,你们就会知道实验室带来的好处!钱俊有个愿望,在儿童医院新址挂牌的同时,儿科研究所也能同时挂牌。

能否破除落后的思维定势,对医生个人的提升非常关键,对医院整体的提升也至关重要。


要直面利益格局的调整

明年是市三院建院90周年的大庆,这次全院面临着医疗资源的整合和搬迁。院领导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就把精力放在全院1500名职工的思想统一和稳定上。但职工们对调整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市三院党委书记江芳萍为此很是感慨。

资源的整合,格局的调整,是这轮无锡医院能否实现名院突破的重点和关键。在剖析无锡医疗水平时,大家有一个共识,上海医生强,强在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而无锡的病例本就不多,还被各家医院分了,结果谁都积累不起经验,也提不上水平。因此资源整合、格局调整势在必行。

谢寿坤指出,每家医院的功能定位非常重要,这次无锡医院布局的调整优化也是在做功能定位的调整。医院的经验是积累起来的,医院功能错位,人才才能集聚,患者才集中。看得越多,团队越强。他给出卫计委层面的思考,像二院优势在头部,重点发展脑外科、眼科、五官科、皮肤科等。人民医院优势在胸部,重点发展心、肺等相关科室,江大附属医院优势在腹部,重点发展肿瘤、消化、烧伤等学科、专科。功能定位了,设备资源也就随之配置,人才也能集聚,医疗水平也能上去。

但是,资源的整合、布局的调整必然涉及各家医院的切身利益,有得当然欢喜,有失总会不舒服,今天的“吃饭”现实和明天还未知的收获,孰重孰轻?如何选择?院长们的回答很直接,资源整合是走向名院的必由之路,必须直面解决。他们更进一步地提出,在资源整合的具体操作和政策配套上,要有进一步的论证和细化,在医院的管理和运营上要给与医院更大的自主权。

回顾历史,1999年,当时的市卫生局启动了一轮“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为之后的无锡培育了陈静瑜、吕国忠等一批高端人才和肺移植、烧伤科等高水平专科。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无锡今天在市委、市政府层面以更大力度、更高要求打造的名医名科名院工程,也一定会更快地为老百姓带来无锡的“协和”“瑞金”名院。

(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