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有约 > 健康热点健康热点
世界关节炎日:关爱关节,科学防护
发布时间:2020-10-12  浏览次数:289

2020年10月12日是第24个“世界关节炎日”,设立这个节日的目的是提醒人们: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关节炎是老年病?大错特错!事实上,所有年龄段人群甚至儿童都有可能被它“盯上”,关节炎的严重性不容忽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Q:最常见的关节炎有哪些?

A:最常见的关节炎包括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1、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退变性疾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年龄越大患病越多,常伴有骨质增生。全身各个关节都可能发病,以膝关节、手指关节多见。

症状:患者早期多为上下楼梯、蹲起时感觉膝盖疼痛不适,早起或久坐后膝盖感觉发僵。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有平地走路疼痛,甚至关节变形等症状。

2、类风湿关节炎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

症状:一般表现为手、足小关节的多个、对称性关节炎症,长期的关节滑膜炎症、肿胀会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抽血化验多数伴有类风湿因子、抗环状瓜氨酸因子等阳性。

Q:露脚踝、不穿秋裤,老了会不会得关节炎?

A:少壮爱臭美,老大不一定徒伤悲。关节炎患者在受凉后,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让人误以为寒冷是导致关节炎的罪魁。其实,大多数骨关节炎与关节达到使用寿命有关,一些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则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而攻击自身关节组织所致。此外,也有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化脓性关节炎,但没有因为寒冷导致的关节炎。

Q:关节最“怕”哪些事?

A:怕“胖”。肥胖或体重超标,会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一方面,体重会增加负重下肢关节的承重压力,引起体位、步态等变化,从而改变关节的生物力学;另一方面,有研究发现,代谢异常也会对关节造成一定损伤。

怕“伤”。外伤是年轻人被骨关节缠上的重要原因。在运动、出行等过程中,若出现急性外伤,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此外,关节的慢性劳损、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带来的非急性伤,也会加大患骨关节炎的风险。

Q:怎样保护关节?

A:重视“晨僵”。很多人早晨起床后,出现关节不灵活现象,却没有放在心上,以为活动活动就能好。其实,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关节“生病”已较重,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运动要适当。游泳、散步、骑自行车、慢跑等,这些运动既能达到锻炼目的,又不会给关节造成太大压力。运动不当或运动过量会伤害关节,关节病患者应尽量少参与长跑、羽毛球等运动。

做护膝动作。端坐在椅子前,一条腿自然着地,另一条缓慢抬起,尽量与身体成90度直角,在空中持续1分钟,然后换一条腿进行同样的动作。该动作能很好地锻炼股四头肌,保护膝关节弹性。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