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国”,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迎来自己的专属节日——第二个“中国医师节”。以国家名义设立行业性法定节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医务人员的关爱和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视。对医师们来说,这既是荣耀和自豪,更意味着责任和自律。
长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急危助困、救死扶伤,赢得患者的信任爱戴和社会的高度赞誉,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作出巨大贡献。“糖丸爷爷”顾方舟,让中国儿童乘上远离脊灰病侵袭的“方舟”;庄仕华扎根边疆47年,巡诊近40万公里,为13万名患者解除病痛;全国道德模范王新华,28年坚守传染病岗位,为病患提供专业优质服务……就在江苏大地,温暖的场景也随处可见。省人民医院的两位年轻“帅医”偶遇一名老人突发心脏病瘫倒路边,毫不犹豫现场施救;淮安的麻醉医生朱孝中,将因手术而紧张的小患者抱入怀中讲故事,被誉为“暖心医生”;南京一名刚做完手术的医生,因一张输液照意外成为“网红”……这些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基层医务人员,以自己的仁心仁术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擦亮了“白衣天使”的金字招牌,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白衣天使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医德令人感动,但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赞美。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执业医师数量达到360.7万,乡村医生138万人,年诊疗人次超过83亿。然而,与中国近14亿人口的庞大需求相比,医生数量仍然太少太少,绝大多数医生处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据统计,83.4%的医生用餐时间不固定,80%的医护人员工作时有疲惫感,77%的医生一周工作超过50小时,43.5%的医生每月最长留宿医院8次以上,50%的医生工作日平均与家人相处时间不足2小时……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状态,导致很多医生身心俱疲,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医生的心理压力,医师的执业环境不容乐观。全民健康的“守护者”,也需要全社会的温情守护。
应该说,当前我国的卫生医疗水平仍有待提升,尊医重卫的氛围还需要加强。广大医护人员用超负荷的辛劳护佑着众人的健康,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理解。加强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和稳定性,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医爱医的氛围和风气,扎实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生合法权益。这不仅是医健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增进群众健康福祉的现实需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冲刺阶段,以抗击病魔、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务人员,是保障全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防线。“中国医师节”之于我们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医师们进行表彰、送上祝福、致以敬意,更在于以此为重要的契机和新的起点,提醒、引导和督促全社会对医护人员多一些理解、包容和信任,少一些误解、戾气和偏见,使“尊医重卫”真正落在实处。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