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刚过周岁的娃娃,伸出小小的手指跟着鱼缸里的红鹦鹉鱼游走,嘴巴里咿咿呀呀。抬起头,一只海豚“游走”在整面墙上,她兴奋地鼓掌。站在一旁的娃娃妈,笑盈盈地看着眼前的孩子,又轻轻蹲下来,跟娃娃介绍起墙面上的“海底世界”。这一幕发生在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母女二人正等待叫号接种疫苗,此刻,排队这种“麻烦事”倒成了母女二人的欢乐时光。
要建设现代化新主城的江北新区,正从曾经的医疗资源洼地,转变为百姓安居乐业享健康的幸福地。南京江北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局长陆小军表示,过去的五年,江北新区聚焦改革创新,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十四五”时期,南京江北新区已吹响建设“健康新江北”的号角,一手抓高端医疗资源集聚,一手抓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优布局、补短板、强融合、提效能,构建体系完整、特色明显、功能互补、密切协作、富有效率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优质健康服务就在家门口
眼下,南京江北新区直管区内7个街道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在紧张建设中,共计投入20亿元。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已完工。今年年底,长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望投用,明年另外几家将陆续投用。
泰山街道辖区内总人口超40万,原有的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无法满足快速涌入的人口需求。去年11月,以海洋为主题新建的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投用,中心空间增大,硬件设施全方位提升。中心共三层,一楼打疫苗,二楼用于儿童体检保健,三楼还将建设妇幼保健诊室。蔚蓝色的墙面上,海豚、白鲸“游走”,挂号、收费等标示也被“写”进云朵里。每天,有上百名江北“新生代”在这里接种疫苗。
就在上个月,李师傅在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刻。他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医院建议他到安宁病房度过。李师傅来自盘城街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是南京市安宁疗护试点机构,他成为了中心启动安宁疗护后接收的第一位病患。
“面临生命的最后时刻,可以在家门口获得好的疗护,于患者和家属而言,都是极大安慰。”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护士介绍。今年年初,中心启动安宁疗护,中心的6位护士都具备安宁护理的能力。目前,由于中心空间有限,共接收病患2例。服务的口碑很快传了出去,近来还有其他辖区居民前来咨询。待新中心建成,这项服务可以帮助更多患者获得尊严和安宁。
“好消息”从近期召开的南京江北新区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传来,重磅政策《江北新区关于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若干意见》出台。此前,江北新区在全省范围内较早启动了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三年提升计划。
“改革要再深入,基层医疗机构活力才能充分被激发。”南京江北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副局长葛飞翔说。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完善财政经费保障政策、落实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新政十条全部干货,大手笔、大力度,条条指向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江北新区每年将增加不低于3000万元资金用于其中。
新政提出,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根据街道辖区人口,每3-10万服务人口设立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的区域,按0.5-1.5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从“看病不过江”到“来江北看病”
前不久,家住江北新区明发滨江新城的李阿姨带着喊着肚子疼的外孙,第一次走进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京新院区。头天晚上,女儿在线上挂了号,第二天李阿姨带外孙到医院报到、看病。“以前都带孩子过江看病,现在步行就能看上这么好的儿科,真省心。”李阿姨感慨。
今年3月,南医大四附院京新院区全面启用,周边居民过上了家门口也有“大医院”的日子。目前,该院区的儿科每日门诊量已达600人次。
大量“新江北人”涌入,江北新区总人口已超280万,五年增加上百万。正因如此,江北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更为凸显。为让百姓“看病不过江”,江北新区不惜重金“建医院”。除南医大四附院外,鼓楼医院江北院区已于2019年投用,中大医院新院区、省肿瘤医院新院区也先后落户江北新区,江北新区妇幼保健院(江北新区妇女儿童中心)建设同步启动,5个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增加床位约8000张,各基层医疗机构新改扩建工程也正在有序推进。
“医院引进高端人才专家团队,通过新技术、新项目,全面提升医院内涵建设。”南医大四附院院长闻浩介绍,新院区启用后,将充分利用南京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加强新生儿救治、急救、消化、创伤、老年医学等学科建设。
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是江北区域内首家三甲医院,2020年,这里的门诊、急诊量超60万人次,住院患者约3万人。每月有150个新生儿在这里诞生,高峰期可达250个,年分娩量在南京市排第六。“现在江北院区惠及的不仅是江北居民,还有皖东、苏北地区的患者前来求医。”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常务副院长洪克说,初步统计,去年外地前来就诊的患者已达近20%。
“大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在不断提升。鼓楼江北国际医院肿瘤中心投入使用,骨科、普通外科、肿瘤科、消化科、风湿免疫科5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入驻;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南医大四附院和南京江北医院顺利完成三大救治中心建设并通过市级验收,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建成区级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区级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资源集聚,大量的人才纷至沓来。在江北新区首届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江北新区出台了人才引进培养与机构提升奖励办法,其中,从江北新区外引进领军人才并全职在江北新区工作,最高给予300万元奖励。而每年用于这一政策的奖励资金将达2000万元。
丰满现代化新主城的“健康内涵”
除提升基层医疗能力、实施人才新政外,江北新区卫生与健康大会还发布了“深入推进妇幼健康管理”“深入推进医养结合事业”两项新政,各十条措施。根据新政,江北新区绘就了一幅覆盖妇女儿童健康“全周期”的保障蓝图。
推进生命早期1000天行动计划,试点开展“六斤半”营养指导公益项目,通过全方位干预指导,降低妊娠期疾病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助力优生优孕;加强0-6岁儿童健康管理,推进沿江、泰山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重点开展儿童营养、心理、口腔、肥胖、眼保健等健康管理项目;加大妇女重大疾病的防治,深入推进“两癌一筛”项目,每年免费筛查不少于2万人;基层医疗机构完善妇科、儿科诊疗设置,打造产后康复中心、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到2025年创建3个省市级基层妇幼特色科室、省级示范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全覆盖……
现代化新主城的“健康内涵”正在不断被丰满。江北新区提出,要建设长三角区域医疗中心,以人民为中心,集聚“高水平”的综合医院、“国际化”的专科医院、“高端化”诊疗中心、“协作型”医药产业平台,力争用5-10年,将江北新区建设成为各类医疗人才的聚集地、疑难重症诊疗的首选地、高端医疗服务的制高地,建成重症医学国家医学中心、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医学影像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康复需求、保健需求,实现辖区居民“看病家门口,重症不过江”的愿景,同时将优质资源逐步辐射周边、辐射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
据《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有93%的人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健康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看长三角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几个关键词:“聚集地”“首选地”“制高地”,这意味着,江北新区要用最高的标准做好百姓的这项“头等大事”,让“健康新江北”成为新主城的新名片。
(学习强国南京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