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千家万户幸福,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健康江苏建设要更高质量惠及全体人民。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区域城乡布局,努力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5月26日,省政协召开主席专题协商会议,12位委员围绕“加快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
系统规划,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引领作用
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为群众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需要着眼推动全省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引领作用。
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江苏省委主委洪慧民关注到目前仍存在病患向大医院集中的情况。“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需警惕医疗资源的新一轮垄断。”他建议,进一步提高基础医疗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和使用效能,按照服务人口数量和医疗需求,提高区域内公共医疗资源的均等化水平和使用效能,深化医药分离改革,建立“公共药房”等设施,同时加强公共医疗互联网平台建设。
如何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医新格局?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江苏省委主委朱晓进认为,可以加大政府保障力度,建立设备、仪器投入和升级的稳定资金支持机制,按照有利于推进分级治疗的改革方向,科学合理确定报销比例、用药标准和诊疗项目范围,引导支持政策向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倾斜,同时调整完善一般诊疗费结算政策,实现与大医院同质化管理。
南京市政协主席王立平从优化盘活区域医疗资源的角度,建议结合县(区)域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探索建立整合型服务模式。“加大市级医院对县(区)级医院帮扶力度,强化科室对科室精准指导,推进基本科室和特色科室建设,发挥优质医疗资源对基层的辐射引领效应,推动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实现技术上优质化、均质化、标准化,管理上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需要综合考量基层医疗机构医疗特色和群众需求,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徐州市政协主席王强建议,在坚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职责基础上,支持其拓展医疗服务范围,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建设一批标准化健康管理中心和慢性病筛查工作站等,提高慢性病医、防、管效果,织牢织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
彰显特色,推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升级
如今,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成熟,中医药等特色门诊越发受到患者青睐。委员们围绕如何发挥特色和优势,推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升级交流讨论。
“建议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搭建区域医学远程会诊、影像诊断等平台,扩大各级区域医学中心辐射范围。”省政协常委、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叶美兰建议,通过分级诊疗、智能导诊、专科病智能服务、慢性病一体化管理等综合健康云医疗服务,推动省域内医疗资源云共享,构建我省医疗健康互联网生态圈。
省政协副秘书长、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米其智建议,鼓励医院与大学、科研院所、医学智能化企业合作。“如联合开发医案信息挖掘、诊断辅助决策系统等,逐步形成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疗协作网,通过互联网医院实行‘医院总会诊中心+专科分会诊中心’服务,开展远程会诊、查房、教学等诊疗协作,持续提升输出医院、托管医院、下级医院及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智慧化医疗水平。”
“根据疾病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三期特点,可以推动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医护康养健康服务保障体系。”省政协常委、省人民医院院长赵俊提出,强化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四级全覆盖,构建三期四级医护康养融合服务保障体系。同时,加快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学科和研究型病房建设,对牵头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布局、重大项目申报等,给予政策支持。
“建好建强中医科室、提升中医药服务基层群众水平,是推进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省政协教卫体委副主任、连云港市中医院院长高慧结合自身工作,建议增加中医科室建筑面积和配套设备,提高中医科室硬件条件,建立中医疼痛科、小儿推拿、中医康复等适合基层群众需要的特色门诊,让老年病、慢性病、治未病等许多“接地气”的中医诊疗项目更好在基层开展,更好服务群众所需。
深化改革,建设高水平卫生人才队伍
加快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步伐,稳定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有助于提升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发展水平。协商讨论中,委员们认为要以改革为动力,多措并举完善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快建设规模适宜、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的卫生人才队伍。
“有设备”更要会“用设备”,“能诊疗”更要能“善诊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江苏省委主委胡刚建议,试点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及临床人才培训中心。“由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派出专家授课指导,构建农村区域医疗中心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村全科医生、农村区域医疗中心骨干医生等开展培训,着重提升常见多发重点病种的诊疗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编制上,‘县管乡用’不能变成‘现管挪用’,不能以‘动态调整’的名义随意抽调基层医技人员。”省政协常委、农工党江苏省委副主委余伯阳说。他还建议,职称晋升可探索建立“基层卫生骨干人才”评价体系和薪资绩效挂钩的职业待遇制度,将基层服务年限作为医技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基础条件,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到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多点执业。
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李奇从推进医校联合、加强科技创新角度,提出加强相关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的建议,促进医教研产融合发展,鼓励相关高校与附属的输出医院联合开展医学研究生培养,做好人才储备。“同时,聚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平台,厚植发展新优势。”
“引得进”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省工商联副主席郭东升表示,要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责任,允许各地研究制定符合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特点的绩效薪酬激励制度,赋予基层医疗机构足够的分配自主权,结合实际制定人事、薪酬、考核、晋升等制度,提升医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