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有约 >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专家教你应对开学后孩子常出现的心理问题
发布时间:2018-09-05  浏览次数:743

 如何给孩子提供更合理的营养餐,帮助孩子更好地生长发育?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减少和避免一些意外伤害和季节性疾病的侵袭?如何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家长们在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这些和健康有关的话题,也更多地被提及。

为此,本报邀请了相关专业知名医生,为家长们提供一份参考。


开学营养餐,应该这样吃

病例回放

最近几周,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的门诊比往日更加忙碌。不少家长趁着开学前,想带着孩子去调理一下身体。今年10岁的靓靓(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来到门诊的他,脸色不太好看,精神也不是很好。家长反映,这个暑假,孩子的生活不是太规律,常常不吃早饭,或者中午也很晚吃,饿了就干脆吃很多,暴饮暴食。晚上睡觉也经常拖到很晚,看电视、玩游戏时间过长,一个暑假也没见长个子。

专家观点(出场专家: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高剑波)

2018年2月1日起,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学生餐营养指南》开始实施。该项标准规定了6岁至17岁中小学生一日三餐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配餐原则等。家长可以对照此指南的重点,让孩子们吃得再均衡合理一些,身高和体重等指标会更理想。

1.合理搭配

学生一日三餐应提供谷薯类、新鲜蔬菜水果、鱼禽肉蛋类、奶类及大豆类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尤其是早餐。

蔬菜水果方面,每天提供至少三种以上新鲜蔬菜,一半以上为深绿色、红色、橙色、紫色等深色蔬菜,适量提供菌藻类。有条件的地区每天提供至少一种新鲜水果。

鱼禽肉蛋中,禽肉可与畜肉互换,鱼与虾、蟹等互换,各种蛋类互换。优先选择水产类或禽类;畜肉以瘦肉为主,少提供肥肉。每周提供1次动物肝脏,每人每次20g至25g。蛋类可分一日三餐提供,也可集中于某一餐提供。

平均每人每天需提供200g至300g(一袋/盒)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如酸奶。每天提供各种大豆或大豆制品,如黄豆、豆腐、豆腐干、腐竹、豆腐脑等。奶及奶制品可分一日三餐提供,也可集中于某一餐提供。

2.三餐比例

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应分别占全天总量的25%至30%、35%至40%、30%至35%。在满足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和营养素需要的基础上,做到食物多样,适时调配,注重营养与口味相结合。


开学季也是孩子生长黄金季

病例回放

家住新北的李女士,暑假里偶遇儿子的同学,两个孩子原来差不多高,一个暑假过来,这位同学却明显比李女士儿子高出了不少。李女士连忙向同学的妈妈打听长高秘诀。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暑假结束送孩子到学校报道的时候,发现孩子的同学大多变了样,很多孩子个子都蹿高了,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似乎没有长个子,有的宝妈觉得自己孩子发育晚,到了青春期会长高,有的宝妈则心急如焚,到处寻找长高个的良方,盲目给孩子补钙。

专家观点(出场专家:市四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罗忠媛)

民间有春季是孩子生长黄金季的说法,其实入秋开学季也是孩子生长的旺季。这个时候,炎热天气对孩子胃口的干扰越来越小,机体也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再加上开学,孩子的作息时间也开始规律起来,这个时候注意营养、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积极锻炼,可以激发生长的潜力。

简单说来,有以下几点小秘诀:

1.早餐营养要丰富,每餐吃到七八分饱

一日之计在于晨,孩子的早餐非常重要,一定要营养均衡,此外,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因为孩子有饥饿感的时候,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会增多,有利于骨骼生长;若吃得太饱反而会使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2.睡眠时间要充足,并要睡得香

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期是晚上10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因此想让孩子长高,最好让他在10点前就上床睡觉,并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同时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孩子睡得好。


加强防范意外伤害

病例回放

暑假期间,市儿童医院收治了多例意外伤害儿童,女孩小洁(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8月17日,15岁的小舅舅到7岁多的小洁家里做客。小洁拿出前几天好朋友送她的磁力球,小舅舅想到一个好玩的办法:把这个小磁铁球吞下去。于是,小洁和小舅舅分别吞下3颗小磁铁球。

因为害怕挨骂,小洁没敢把这事告诉爸爸妈妈,可是过了两天,她开始一阵一阵的肚子疼,还吐了好几次。爸爸带她去医院看,在腹部X光片上,医生发现了消化道异物。这时,小洁才吞吞吐吐地告诉爸爸,她和小舅舅一起吞下过小磁铁球。焦急的爸爸迅速将她送到市儿童医院。考虑磁铁球可能会造成肠管受压,肠壁坏死穿孔,床位医生施峥嵘建议手术治疗。

8月19日,在全身麻醉下,施峥嵘和壮文军两位副主任医师共同为小洁进行了肠管切开、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手术中,在距离屈氏韧带约40厘米的空肠和横结肠,医生共找到了直径约0.3厘米磁铁球三颗并顺利取出。

专家观点(出场专家:市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施峥嵘)

溺水、车祸、中毒、创伤等意外伤害对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巨大影响,这是因为孩子天真可爱,对事物充满好奇,但又因为认知不够、知识面不足,而缺乏对危险环境和事物的识别能力,特别是一些年龄段较低的孩子,还停留在用嘴巴尝尝来判断物品的好坏程度上,大一些的孩子也有对车祸、摔伤等可能发生外伤的环境辨识不清的问题。

其实,大部分意外伤害都可以积极预防,除了加强社会宣教、建立法律法规、完善环境设施等相关措施,广大家长在加强监护的同时,要增加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在日常环境中,家长尤其要加强防范意识,注意看管孩子,要将家中的药丸、小物件等妥善保管;帮助孩子改掉口含异物玩耍的习惯;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车里;告诉孩子避免去危险的环境和场所,比如游野泳;孩子外出给孩子穿色彩鲜艳的衣服,特别是黄色的,因为人眼白天对黄色最敏感,黄色的远视感很强,汽车司机很远就能看见,可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校园内,避免追逐打闹,防止摔伤。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病例回放

男孩小明(化名)初中毕业,从乡下考进市区一家重点高中,开学不久就感觉到压力。原来在初中,成绩都是年级名列前茅,而进入高中,几次考试后成绩只能排在年级中上游水平,小明自感名次不理想,周围高手多,逐渐产生自卑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考试越来越落后。不到半学期,小明就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焦躁不安,与同学交往差,自感绝望、孤独。经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放松等多种方法后,小明逐渐恢复心理健康,能够较好地接受自己的学习状态。

专家观点(出场专家:解放军第102医院青少年儿童心理中心副主任康麒)

与开学后相比,暑假的生活习惯相对不是那么规律,作息制度也没有那么严格。要想较好地进入状态,适应开学后的规律生活,孩子最好能在家长的指引下,提前一星期时间开始“收收心”,给自己一个缓冲期,毕竟,想要一夜之间就彻底转变是比较困难的。

此时,家长可以提前和孩子进行一次正式谈话,一方面总结一下暑假生活和暑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作一个打算。尤其是有的孩子可能会面临着小升初等环境或课程的改变,一定要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调动孩子的能动性。

之所以强调是一次正式谈话,这也是对仪式感的一种强调,更加引起孩子的重视。

从临床上来看,有些孩子在开学后一星期会出现心理问题,开学一个月左右到达顶峰。这些心理问题集中在:1.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比如经历幼升小、小升初等。2.对新学科的不适应。如新增加的英语、化学等课程。3.其他重大事件,如转学等。

(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