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有约 >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疫情中,让我们与负面情绪“和解”
发布时间:2021-09-17  浏览次数:854

一位患者的“负罪感”

“都是因为我,连累了家人。”在江苏省南京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面对前来查房的医生,一位扬州来的患者满脸愁云。

这位患者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导致其家人也被感染。入院之初,她处在自责、懊悔之中,吃不下饭,拒绝配合治疗,再加上之前的胃病复发,还出现了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马辉说,不少患者初到收治医院时,面对陌生环境,想到难以预知的治疗过程,看到身边的医护人员从头到脚全套防护,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再加上由于自己感染给家人带来的不便、甚至传染给部分亲友,也让有些患者负罪感非常强。这些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得到科学、及时地疏导,会对新冠肺炎治疗和患者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南京市公卫中心、扬州市第三医院等定点收治医院,江苏省都组建了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对患者进行全程心理疏导与干预。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医生滕昌军、杨昕,白天在南京市公卫中心隔离病房开展相应工作,晚上则会和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李箕君、马辉等专家视频连线,一起分析当天的案例,商讨心理干预方案。

经过心理疏导,上述患者情绪明显好转,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现在已经顺利出院。

马辉说,倾听和共情是常用的心理援助技巧,让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宣泄和表达。同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恐惧的情绪。

马辉表示,向患者普及基本的疾病常识、健康知识和疫情防控知识等也很重要。这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帮助他们认识到当前的隔离、治疗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性看待疾病和自己的遭遇,更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

他搅得女儿心神不安

最近一段时间,南京各大医院门诊陆续恢复正常。在马辉的门诊中,因为疫情引发的各种问题前来就诊的不在少数。

前不久,一位60多岁的男性糖尿病患者来到门诊,说最近血糖飙高,还出现了睡眠障碍,烦躁不安、坐卧不宁。原来,他的女儿身居国外,想到国外疫情形势严峻,他十分忧心牵挂,常常有事没事地找女儿视频聊天,搅得女儿也心神不宁。

马辉表示,现在疫情形势虽然好转,但后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针对此类患者的情况,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

此外,群众也可以学一些心理调节的小技巧,比如呼吸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想象放松、肌肉伸展练习,以及打八段锦、太极拳,做瑜伽等。对一些确有必要者,要配合药物辅助治疗。

受疫情影响,暑假中,许多青少年都宅在家里。有的孩子沉溺于看电视、打游戏,视力严重下滑;有的情绪波动较大,一点小事就乱发脾气;有的陷入社交恐惧症,害怕开学……

马辉说,对孩子要理解和倾听,让孩子把负面情绪表达出来,当孩子平静下来的时候,再一起分析原因。可以跟孩子一起商议定下学习和玩的计划,明确玩电子产品的时间、频率,适当制定奖惩措施,或者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放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家长的陪伴至关重要。

事情并没有那么糟

原本有序平静的生活被疫情打乱,一些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因为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生活和行动受到限制,感到孤独、恐惧;有的由于不能去医院复诊拿药,出现不满和烦躁情绪;有的时刻担心被感染,吃不下饭、失眠多梦……

“这些被称为‘疫情心理应激反应’。”李箕君分析说,疫情的心理应激反应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警觉反应期,表现为过分关注媒体,过分关注疫情的变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等。

第二个阶段是消极防御期,有人会觉得这跟自己没关系,对各种各样的防疫措施不太配合。

第三个阶段是现实适应期,表现为不得不去面对疫情,配合做核酸检测,主动向社区汇报行踪等。

第四阶段是恢复成长期,表现为理性、平和。

“面对疫情,产生一定的焦虑、恐慌等情绪,是我们面对压力事件时的正常心理应激反应。”马辉表示,“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这种负面情绪“和解”,提高心理‘免疫力’。”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谌利民说:“如果以往没有焦虑、抑郁病史的人,出现一些如焦虑抑郁或部分躯体不适感,多数属于应激性的正常情绪行为反应,只要不是很严重,通过自我调节,保持良好作息,多数人很快就会缓解耐受,等到隔离解除就会恢复良好状态。”

谌利民支招说,可以利用隔离,暂时放下紧张工作,利用独处时光体会、感悟亲情,思考人生的价值,感受下空气、阳光的味道;也可以阅读些平时没时间看的书籍、文章等,会有意外的收获。

马辉表示,当自我调节难以发挥作用时,要学会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一位20多岁的男生,在集中隔离的第10天,表示实在待不下去了,无论如何要出来。

“你坚持了10天,已经很不错了!现在距离‘解放’只有最后几天。”在参与会诊时,马辉开导他说,并指导他尝试一些放松心理的方法,帮他平稳度过了隔离期的最后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