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督促、保障”这六字,最早出现在2006年7 月11 日的《金陵晚报》上,当时我儿子参加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测试,获得了总分并列第二的好成绩,记者采访我是怎么培养孩子的,我随口就说家长的职责在于“引导、督促和保障”。从那以后,这六个字就深深地烙印在儿子的成长岁月里。
用心去引导,指引孩子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我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是比较早的。那时我们住在游府西街附近,每天抱孩子出来转是我最快乐的事情。当时抱着连话还不会说的儿子,我的嘴巴一直念个不停。站在原地,面向近处的劳动大厦告诉他这是劳动大厦,指着远处的金贸大厦就告诉他那是金贸大厦,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事情,不厌其烦。结果两三天下来,当我问儿子方位时,他竟然能非常有目的有意识地转着头去找,这让我发现他的记忆力很不一般。再长大一些,我们就为他买了一些看图识字之类的图书,边翻边看边讲边考,没多久他就能记住字认出字来。再后来,我们就为他买了一些看图说话和成语故事等图书,每晚睡觉前,他和妈妈都会坐在床上,一页一页地翻阅。
我认为,对孩子的引导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父母不断地会宽容、会妥协、会调整。
耐心去督促,促使孩子努力养成自觉自律的学习习惯。如果拿一场赛跑比喻人生,在我看来,好的先天条件不过是比别人有了更大的初速度,良好的习惯则代表了你前进的加速度。
我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参加各类竞赛,但他的竞赛之路一直不是很顺利。平时大家都觉得他的成绩很不错,但每次考试下来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到了高二阶段,同年级已有人拿到了北大保送资格,他还在那里不紧不慢,甚至还分心走神。我也为此纠结过、恼火过,但是冷静下来后,还是会进一步地耐心督促。
在孩子教育培养问题上,不管是大问题还是小事情,父母都要首先取得共识,做到同心协力,同时绝对要有耐心。习惯养成是个过程,可以说是个漫长的过程,是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个考验父母的过程。着急、焦虑、无奈的情绪会经常占据你的心, 督促孩子是非常考验父母的,但不管怎样,再艰难也要做。只要我们始终控制在孩子能够接受的范围,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只要坚持下去,孩子终究会在潜移默化中开蒙懂事,独自走上征程。
尽心去保障,确保孩子始终感受无微不至的关心支持。现在社会上的情况复杂,我家离学校比较远,只要没出差,每天都是我负责接送儿子。我特别喜欢放学的时候等在校门口,喜欢看到他出校门时或者蹦蹦跳跳兴高采烈或者嘟着小嘴满脸委屈的样子。那时我骑一辆踏板摩托,他坐在前面,紧紧搂着我,一上车我就会问他:“宝贝,今天过得怎么样?”然后就一路叽叽喳喳回到家。那样的场景我到现在都感觉很享受,而且好像还没享受够……
现在想起我儿子从中考后的暑假开始,每晚看书到深夜12 点左右,啃着一本又一本我看一眼就头晕的大部头,心里是既敬佩、高兴又心疼、担忧。这样的时候,我们对他生活上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尽量不让他为生活琐事分心走神。他妈妈在这方面做得更加模范,儿子有点挑食,每天吃什么都是事先问好,上完每天的课她就骑着自行车跑超市菜场,然后回家烧好饭等儿子放学。这样的日子直到现在儿子寒暑假回来也是一样。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在言传身教上,我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热爱工作和学习,并努力承担家庭责任,别给孩子不务正业、好吃懒做的坏印象;二是夫妻要相敬相爱,家人要和睦相处,给孩子一个温暖温馨的家庭氛围;三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别在孩子面前暴露不良嗜好,比如沉湎游戏等。总之,你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做出样子才有说服力。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上,长大了成什么样、能做什么,我一直认为父母的责任其实是最大的。
(江苏健康家庭 文/ 卢春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