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医改 > 智慧江苏智慧江苏
江苏:智慧健康走进百姓生活
发布时间:2018-11-15  浏览次数:738

说到智慧健康,很多人觉得“高大上”。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预约挂号、扫码支付、检查检验结果电子化共享、物联网远程会诊等智慧健康服务已悄然走进江苏寻常百姓的生活。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兰青说,近年来,该省从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出发,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服务公平可及。智慧健康的快速发展,正给群众诊疗模式、就医观念等带来变革。

“互联网+”带来新体验

近日,张家港市民赵女士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取产前报告。两周前,她在该市妇保所做了唐氏筛查。这一次,她尝试使用了张家港市卫生计生委提供的“电子健康档案向公众开放”惠民服务,看到手机信息显示检查报告已经出来,便到离家较近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取报告。

“以往,筛查报告出来后,先由市妇保汇总,然后再下发到孕妇建卡的医院,拿到报告需要一个月。”张家港市卫生计生委信息科科长刘浩哲说。而现在,该市公立医院与市妇保所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

江苏建设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医疗信息平台。目前,省级和13个设区市均已建立智慧健康信息实体平台,96个县(市、区)已建成69个实体平台、27个虚拟平台。2017年,省平台归集3.4亿人次门诊和2200多万人次住院的信息,有效整合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全省160家三级医院、300多家二级医院普遍建成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超过50%的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3级以上。

到医院排队挂号,曾让不少患者体验不佳。如今,挂号有了新选择。在无锡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多台自助服务终端设备一字排开,市民可以轻松实现挂号、缴费、取单等自助服务。医院还推出“掌上人医”App、微信公众号,市民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预约挂号、查询检验检查报告和就诊队列、检索历次就诊及结算记录等。


大医院服务“搬”到家门口

信息化也成为江苏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的有力武器。前不久,张家港市民薛先生因为肾部疾病在该市合兴医院做了腹部CT。结合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该院放射科医师姜龙飞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向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放射科专家提出了会诊申请。半小时之后,一份关于肾上腺瘤的诊断报告发送到姜龙飞的电脑里。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不足、设备不齐等问题,江苏投入4800万元实施省级危重疾病远程会诊系统项目,使专家能随时随地进行远程诊断和现场指导。同时,在市、县依托区域中心医院资源优势,建立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等会诊系统,面向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集中读片、出具诊断报告、培训交流、医学咨询等基本业务。目前,省急救医疗远程会诊中心已与13个设区市、48个县(市、区)联网运行,8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等中心,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同质化服务。

江苏省中医院等还探索“互联网医院”新模式,将预约挂号、分诊导诊、诊断诊疗、支付等就医环节全部“搬”到网上,让患者只需动动手即可完成就诊流程。针对慢病、专病以及复诊患者,该院还开辟了“云诊室”,让患者通过医院App或官网接入会诊平台,所需药品通过快递直接寄到家中,全程无需到医院排队。


人工智能助服务效率提升

如果说信息化手段让优质医疗资源变得触手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则让江苏智慧健康建设如虎添翼。

目前,江苏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分别与腾讯公司合作,成立人工智能医学联合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医学联合实验室,引入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系统——腾讯“觅影”,把早期食管癌的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0%,检查仅耗时4秒。无锡市人民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床位监测、智能医疗废弃物管理、婴儿防盗、智能输液管理等项目,实现了医院人财物、医教研、护药技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提升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苏州、无锡等地还建立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居民健康管理平台,结合医疗型可穿戴设备,家庭签约医生可通过手机App跟踪签约服务对象的血糖、血压等动态监测数据,并利用智能平台的自动预警功能,对监测数据异常的患者及时开展随访或健康干预,提升签约服务半径和服务人数。

兰青表示,打造智慧健康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今后,江苏将在智慧健康上持续发力,使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更高效。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