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屏幕,进入江苏省东台市远程会诊平台,点击发起一次网络会诊申请。等待一分钟左右,屏幕上出现安丰镇卫生院一位内科医生端坐的半身像。近日,在东台市安丰镇红安村,村医陈明江进行了一场网络会诊现场演示。
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发生着变革。以强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改革路线逐步向网络时代靠拢,推动了县域资源的整合共享。
基层联系更紧密
陈明江的记录本显示,今年前几个月已有18人次的门诊通过网络实现。“慢性病患者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服务。病情复杂一点,村医对调整处方没把握,就征求上级医生的意见。”陈明江说,点对点、面对面、语音对语音,使患者与医生的交流比较充分,能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患者不用跑腿”。
一般情况下,与到村卫生室就诊的患者视频对话的是卫生院的医生,有时也会是东台市人民医院的医生。陈明江在一旁协助沟通,对患者进行基本的身体检查,同时用语音传递基本信息。上一级的医生则会通过打字或者语音提出诊断意见,与陈明江完成一次会诊。
当前,东台市的328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了远程会诊系统,与上一级的卫生院、县医院连接。与此同时,依托两家县级医院,东台市近几年建立了远程会诊、影像诊断、心电图、临床检验、集中消毒供应5大中心。在这个体系内,由卫生院采集的信息、标本流动代替了患者跑腿,整体呈现出集约化营运的特点。
通过网络,东台市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正在结成一个更为紧密的实体。患者在村卫生室可以找到卫生院、县级医院的医生,也可以在卫生院得到县级医院的服务。2016年,东台市累计实现远程会诊1300多人次,影像、心电会诊8000多次。
经济机制确保积极性
为推动各层级医疗机构间的配合与协作,东台市发挥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作用。在工作机制上,东台市要求卫生院随时处于应答状态,村医发出会诊请求后,不仅远程会诊系统会提示,卫生院院长、分管副院长、相关科室主任也会同步收到短信提示。而对更繁忙的县级医院,则要求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来满足村卫生室的此项帮助请求。
“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应答并及时开展远程会诊,那么这些信息就会记录在电脑系统里,成为东台市卫生计生委对医疗机构考核的依据。”东台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崔海认为,网络时代带来的好处在于能更有效地分配、调动医疗资源,基于客观数据的考核也更加科学有效。
另一方面,网络化的医疗资源分配并不意味着医疗服务价值的贬值。“以卫生室开展的远程会诊为例,卫生院的服务费定为30元,新农合和患者各自付15元;县级医院的服务费定为50元,新农合和患者各自付25元。”安丰镇卫生院院长何春介绍,当卫生院需要县级医院提供技术服务支撑时,比如心电图、影像等远程诊断及临床检验项目,在县内统一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卫生院与县级医院五五分成,“贴近现实的经济机制确保了各方的积极性”。
“最多的时候,一家卫生院一个月收到的检验费回款达到22万元。”东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周玉贵介绍,东台市临床检验中心以该科室为依托,实现跨机构检验标本流转和信息联网互通共享,运行9个月共为各家卫生院提供26265人次检验服务,检验项目共计99651个,主要涉及肿瘤、激素、免疫功能等卫生院不具备能力的项目,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东台市新农合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两年该市新农合患者县域内的就诊率稳定在90%左右,卫生院、卫生室的总体首诊率达80%,近六成的住院患者选择留在卫生院。“患者的合理分流让卫生院有了做强的根本。”在安丰镇卫生院,何春管理的是占地面积超过30亩地的新院址。他表示,原先的卫生院由于面积、业务用房狭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此财政出钱对卫生院进行了新建,开放病床数量增长到150张”。
短评:信息化技术“下乡”更显魅力
在我国很多地区,随着医改推进及政府财政真金白银的投入,硬件建设、设备购置等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焕发了新颜,逐步摆脱了小、旧、破等既有的形象认知。这种变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轨迹,是国力增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必然反馈,同时也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发展的信心,初步解决了基层首诊的“形象关”问题。
在解决形象问题的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涵发展也应一并纳入考量,与时代发展相贴近,尤其应当注意居民就医需求的变化。倘若没有好的医疗质量,医疗机构最终也将成为摆设。为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各地通过县乡村一体化建设、医共体建设、对口帮扶等形式进行了探索,许多改革在单位机构归属、人事制度改革、财政拨款形式等方面,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医疗资源并未实现有效的上下流通,医疗质量仍与医疗机构的等级、所处区域挂钩,医疗服务的不平等依旧存在。在此局面下,实现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仍面临挑战。
对这一历史阶段性问题,一方面需有更好的政策环境、保障制度鼓励医疗人才、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在相关改革力度仍显不足的情况下,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在短期内获得更好的人才资源抱有并不乐观的看法。实现运转机制突破从而激活医疗存量,网络及信息化建设为此打开了一扇门。
通过让诊疗信息跑腿而非患者跑腿的模式,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就医的便捷性。实践证明,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在城市发挥作用,更可以在广大的基层地区展现魅力。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