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民许阿姨搭上了双向转诊的直通车,因病情复杂,她被转诊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顶级专家主刀手术,相城完善术后治疗……短短一个星期内解决了患者的烦恼。她成为今年苏沪双向转诊的首例获益患者。
许阿姨今年64岁,因疱疹发作,至相城人民医院就诊。检查时,黄铁熬医生发现:许阿姨胸骨后左右侧均长了大小超过6厘米的甲状腺瘤,其中胸右侧瘤体紧贴大血管。
因为她已做过2次甲状腺瘤摘除手术,第三次手术风险非常大——不仅有术中大出血的风险,术后也有可能出现声音嘶哑的情况。如此复杂的病情,让制定诊疗方案变得十分棘手。
治疗,刻不容缓。医生通过远程多学科联合会诊(远程MDT)第一时间完成“连线”,相城和上海双方医院胸外科、甲状腺外科、放射科等多科室医务人员利用互联网汇聚一堂,会诊了许阿姨的病情,并讨论完善了诊疗方案。
最终,双方医院决定立即启用绿色通道,将许阿姨从相城转诊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施手术。
在上海,许阿姨的手术十分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并在中山医院住院观察了2天。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许阿姨转院回到了相城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亲友们送来自家烹饪的可口饭菜,在“家门口”便利地照顾正在接受术后康复治疗的许阿姨。“我们总共在上海呆了4天,在上海开完刀,我们马上就回来了,这样我们看病的花销也少了很多。”许阿姨说。
从确定前往上海接受手术治疗到回相城住院进行术后康复治疗,仅仅一个星期不到。许阿姨和她的丈夫都十分满意这样的双向转诊诊疗模式,连连感谢相城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夫妻二人特意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两位主刀医生——艾志龙教授和沈亚星教授赠送了锦旗表示感谢。
记者了解到,双向转诊就是患者在基层医院诊治有困难,比如不能诊断疾病、诊疗条件欠缺、技术水平不够等,由基层医院填写转诊单,转到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诊治,待病情稳定时,再转回基层医院继续治疗。双向转诊是根据病情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间、专科医院间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的转院诊治过程。
自相城人民医院与中山医院于2019年年初合作共建以来,已经有多位患者成功实现双向转诊康复,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医疗合作的重要性,这种模式受到患者及家属点赞,本地市民也享受到了上海市民享有的诊疗待遇。
(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