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主持
“就医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27次提到“医”这个字,可见国家对人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的重视。请两位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让百姓过上健康的美好生活”这一话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病人愿意到小医院看病了
主持人:熊校长,请您首先谈一谈我国的医疗改革取得哪些成绩?
熊思东:首先,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医保网,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其次,取消药品加成,改变药品审核制度,同时快速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再次,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实现大病医保以及异地医疗的直接结算;最后,社会救助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主持人:走过9个年头,新医改已进入“深水区”。但老百姓还是愿意往大医院跑,流感高发期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医院针对这种现象有何对策?
王 水:大医院医疗设备较好,学科齐全,业务精深的医生也比较多;而小医院在设备、人才等方面都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上大小医院收费基本一样,患者自然都往大医院跑。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家庭医生、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有些病人开始愿意选择到家门口小医院就医。我们为基层医院培养人才,下派医生去基层医院帮助治疗慢病和简单疾病,达到病人分流的效果,从而让去大医院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少。
医改的逐步深入,让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平衡,医生队伍水平不断提高,这样小医院和大医院就会变得一样,而不是呈现一种分离的状态。
让人才在医院体现价值
主持人:虽说医生引进难、流失严重的现象并不普遍,但是相信大家也听到了不少这样的声音。请二位谈一谈该如何培养医学人才、医院该如何留住人才。
王 水:我们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医院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有一套完善的体系才能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同时还要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爱护人才,让人才在医院里体现价值,对医院有归属感、自豪感。
熊思东:医学人才的培养,无外乎这几个方面:加强关于医院人才需求和供给平衡的研究。不仅要考虑当下,更要考虑未来。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应早谋划、早动手。同时,做好医学人才的预测和预警工作,对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多少人要心中有底。医学是苏州大学一个重点发展学科,下一步将紧贴国家医疗卫生需求,布局高端人才“5+3”以及“医学+×”。对于一些特定专业,比如放射科医生、儿科医生都有相应培养计划,为医疗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互联网+”帮医生看好病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该如何看待?
熊思东:这些新技术逐渐渗透到医疗卫生行业,对提高医疗卫生水平非常重要。新技术第一个落脚点就在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今后我们培养的医生,不仅要有医学知识、具有人文情怀,同时还要具备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等能力。
大数据应用于诊断过程,通过数据分析缩短诊断周期。在治疗方面,新技术的运用让外科手术由繁变简,由大手术向中手术过渡,而中手术变小手术、小手术变微创手术,甚至完全无创。我们应当满怀热情、张开双臂迎接这些新技术和新理念。
主持人:省人医在诸如医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有什么创新举措?
王 水:在我们医院,大数据已经运用到临床。以我从事的乳腺癌治疗为例,以往需要两个具有资质的影像科专业医师一起讨论确诊,如今只需要一个医师加上人工智能就可解决问题。人工智能不知疲倦,学习能力超强,可以不断积累,未来像这样的诊断完全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方法。打个比方,医生就像福尔摩斯,人工智能就是华生,二者珠联璧合。相对来讲,福尔摩斯的作用更大,但是福尔摩斯替代不了华生,华生也替代不了福尔摩斯。
在未来,人工智能辅助的作用会越来越大,通过这些新技术运用,医疗的未来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