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的一面旗帜,60余年来一直从事着皮肤病及性病的临床、防治与科研工作,是全国著名的皮肤病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他一直活跃在性传播疾病防治的最前线,先后担任原卫生部全国性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参加制定国家防治计划、组织全国培训、研制诊断试剂、开展防治研究,为我国性病防治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已近九如之龄,他依旧不遗余力发挥余热。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研究员徐文严。
午饭过后,徐文严来到自己专属的“书房”,阳光倾落的书桌上摆满了医学相关的中英文书籍和词典,这是一段属于他的空闲时间,能够做自己喜欢的文字翻译工作。
退休前,徐文严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专家。1947年,徐文严考入了当时的燕京大学医预系。
徐文严:当时的燕京大学虽然和北京协和医院合作,但并非入了燕京,就能轻轻松松地踏入协和的大门。北京协和医院是一所八年制的学校,三年预科(医预)在燕京大学,五年医学在协和医院。
当时,燕京大学医预系的考核制度非常严苛,大一的时候徐文严所在班级有将近50人,到大三时,班级仅剩下20余人。
徐文严: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当时成绩计分是10分制,6分及格,总分大于7分才能升一级,否则,只能淘汰或者转系。想要进入北京协和医院,还要由系主任写介绍信,才能有资格参加北京协和医院的入学考试。
最终,考入北京协和医院的学生仅18人,徐文严是其中之一。在这里,他遇见了相伴一生的爱人,从事儿科研究的她与徐文严有着工作和生活上的默契。
求学期间,徐文严几乎都是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病房四点一线。北京协和医院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去各科轮流实习,并且每一位患者的病例都必须熟稔于心。如果今天有新病人入住,在第二天查房时,必须把这些患者的病例信息全部背给科室主任听。每每谈到这里,徐文严总会“自嘲”地说:“每次查房时,大家都常常吓出一身冷汗。”
70年如一日,徐文严在从医和科研道路上恪尽职守、奋力攀登
徐文严回忆,自己和同学都曾遇到不知所措、语无伦次的状况,有时也不能准确描述出病历中所反映的问题,并因此挨批和重罚。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切实体会到规范书写病历、研读病例的重要性。
毕业分配时,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被安排了两个名额,同其他同学一样,皮肤科并不是徐文严最向往的科室,但他第一志愿还是毅然选择了皮肤科。说起原因,他笑着回答:
徐文严:当时我是班长,总要带个头。
从此,徐文严踏上了恪尽职守、奋力攀登的从医和科研生涯。
195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与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合并。次年,徐文严被调入皮肤病研究所。
1958至1959年,皮研所组织了八个组到全国八个省开展性病防治研究,徐文严也参与其中,前往安徽省金寨县、岳西县等地进行诊疗预防工作,为全国基本消灭性病打下基础。1964年,皮研所第一任所长胡传揆向世界宣布,我国已基本消灭性病。
1970年,皮研所迁至泰州,徐文严携妻子一同来到陌生的城市。为协助丈夫工作,徐文严的妻子毅然转行,从儿科医生转去做皮肤性病杂志编辑,协助徐文严在国内外皮肤病和性病等医学杂志刊物上的稿件编辑和翻译校对工作。
1984年,皮研所搬迁至南京蒋王庙,也正是如今南京皮研所的位置,徐文严被任命为第一任所长。他致力于恢复各科室,并开始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皮研所的功能日趋完善。
20世纪80年代初,性病又在各地死灰复燃。在原卫生部的领导下,全国展开了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工作,并在皮研所成立了全国性病防治控制中心,徐文严被任命为中心主任。当时,我国与欧盟合作举办了全国性的防治性病的学习班,因为基本消灭性病后,医学院有关教材中关于性病的内容非常少,导致年轻的医务人员不会治疗性病。
1987年,徐文严陪同外宾参观病房
徐文严还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WHO)与欧盟合作举办的防治性病和艾滋病的学习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此外,他也常常参加国际皮肤病、性病的学术活动。
由于常年在英文的环境中学习与工作,徐文严的英语水平较高,他曾任《中华皮肤科》杂志和《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的主编,长期负责英文摘要的修改、译文的校对和编辑等工作。
他总说杂志担负着学术交流、培养年轻人的重担,一定要认真、严谨。在他担任皮研所所长期间,即使白天再忙再累,晚上也常常加班加点校稿、审稿。
对每一位患者,徐文严都认真负责
作为一名医者,徐文严认为,一丝不苟诊断疾病重要,而对患者的关怀和责任心,比开出一张处方更加重要。
徐文严:必须对每一位患者负责。
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他都一视同仁,认真询问病史、反复推敲,为患者提供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每次开完处方,他都会等患者回来,详细、耐心地向患者交代用药方法。
徐文严:也许脓疱疮的治疗并不复杂,但如果用药和去痂的方法没有详细告诉患者,患者厚厚的痂皮去不掉,依旧无法康复。
多年的积累,让他在免疫性皮肤病和性病研究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建立了有关免疫方面的实验3个,参加制定国家防治计划、组织全国培训、研制诊断试剂、开展防治研究等。
他曾先后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著作《英汉皮肤性病学词典》《皮肤性病临床处方手册》《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管理》等,主校译著《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主编的著作《临床性病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为推动我国皮肤病诊治水平的整体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
退休后,徐文严依然坚持每周上门诊,他坚信临床工作是医者的“魂”,绝对不能丢。除了出门诊,他依旧笔耕不辍,坚持学习,查阅国内外文献,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关注国际医学新进展。
活到老,学到老的徐文严笑容可掬
现在徐文严生活并不枯燥,他每日都会看书、读报,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的英文新闻广播等。现仍担任《中华皮肤科杂志》名誉总编辑和《国际皮肤病学杂志》编委会顾问,承担中英文审校工作。
徐文严:身体要动,脑子也要动。要跟着新形势,与时俱进,如果跟不上新东西,脑袋就是空的。
谈起子女,他脸上露出藏不住的骄傲。
徐文严:儿子现在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终身教授,女儿也在耶鲁大学工作。
但徐文严并不向往国外的生活,只是隔段时间去那住几个月。
徐文严:他们说要给我们办绿卡,我不愿意,我还是习惯了中国人的生活,在那边我什么也做不了,在这里还有发挥余热的余地。
(综合:凤凰网、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