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男,1980年9月生,中共党员,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副院长兼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工作20年来,孙明一直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抢救生命的第一线,与团队救治急危重患者15万人次,成功抢救危重患者达3000多名。他曾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拉丁美洲服务队首队队长,在圭亚那医疗援助14个月,获得“中-圭特殊贡献奖”,并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急诊医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等表彰。2022年4月,孙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带队辗转4地,当好抗疫先锋
2021年8月,孙明带领宿迁核酸采样医疗队305名队员驰援南京。医疗队顶着高温、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日工作量超过16个小时,完成核酸采样84万余人次……圆满完成抗疫任务。2022年3月,他再次作为宿迁市总领队带领405名队员驰援连云港,在连云港疫情缓和当夜又带队辗转支援常州,连续奋战18天。刚结束隔离,他再次作为宿迁总领队,带领300名队员支援苏州昆山......苏州市委称赞宿迁市援昆山医疗队“鼎力相助,如虎添翼;同袍连心,共克时艰”。辗转4地,孙明所带领的宿迁医疗队共完成核酸采样524万余人次。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总领队,孙明在做好协调工作的同时,还兼顾队友的工作、生活、心理状态,确保全体队员身心健康。
作为医院防控办公室主任,孙明积极投入抗击疫情工作,参与发热门诊的流程制定、场地改造、物资协调等工作。在发热门诊区域布局与感染管控中引入影音监控系统,让患者通过视频与医生对话,零接触即可问诊,此举得到省督察专家的肯定与表扬。
24小时待“命”,全力守护生命
急诊医生是一个24小时待“命”的职业,在急诊与急救工作中,孙明就像一个“拼命三郎”,无论多么艰难的医疗保障任务、无论多么危急重的抢救、无论多么棘手的危机处理,他都临危不惧、敢于担当。
作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孙明长期专注于急性中毒救治,出色地完成省级课题“百草枯中毒的早期一体化救治”。2017年,年仅30岁的王女士,因琐事服农药百草枯约30ml。病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后,孙明立即组织团队为患者洗胃、导泻、全身擦浴、全胃肠灌洗、深静脉置管、床旁血液净化、升压……经过17个日夜的坚守与救治,终于让这位危重患者奇迹般生存下来。第二年,王女士产下一名女婴,全家人带着孩子到医院感谢急诊团队。
这样的事例在孙明的工作中不胜枚举。2017年春节期间,宿迁市一户家庭到云南拜访客户,在山路行驶时不慎翻下山崖,一家人全部受伤,其中两名患者伤情较重。患者家属联系到孙明请求将患者转回到江苏救治。孙明立刻带领团队四下云南边陲,历时53个小时,实施跨区域、高风险和多途径医疗救援,最终实现了航空、高铁和救护车三位一体联合医学救援先例。
瞄准前沿科技,不断开拓进取
时间就是生命,先进的装备也很重要。专攻急危重病诊疗、心肺复苏的孙明曾参与研发“气动心肺复苏机”,模拟人工心肺复苏对胸部按压并辅助通气。整个器械只有一个手提箱大小,使用锂电池,非常适合急救。此外,他参与的“EZ-IO(骨髓腔输液技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项目,通过一个类似“手电钻”的器械,在患者的骨髓腔内打入“留置针”针头,迅速进行液体输注,一分钟内开通静脉通路,为急救赢得时间。
在国外学习期间,看到国外听诊器能把听诊信息转化为图像无线传输到电脑屏幕上后,孙明与团队日夜钻研,终于让理想的听诊器面世。这款改良后的听诊器只需将一个听诊器体件放在患者身上,医生戴着耳机就能同步听到患者的呼吸音和心音,电脑还能同步记录听诊呼吸音和心音的波形图,可长久保存信息并进行相关疾病识别。
“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发展。”亲历2003年“非典”、2008年“南美洲登革热大暴发”,拥有海外执业医师资格并在海外行医14个月,2019年带队进行中国-意大利医疗访问学习……孙明深刻地明白只有胸襟广阔、眼界开阔了,发展才能具有不竭的动力。如何锻造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全科急诊医生团队?除了自己作为科室带头人传帮带,孙明每个周末都会安排急诊科医生轮流到国内各大医院急诊科进修,观摩学习先进的急诊理念。医院急诊科已经从成立时的13人,发展到今天170多人,宿迁急救“先锋”们,正在发挥自己的力量,全力拯救更多急症患者。
来源 :中国文明网、 “健康宿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