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医改 > 分级诊疗分级诊疗
公卫“牵手”医疗变化悄然发生
发布时间:2023-10-26  浏览次数:380

“如果不是筛查,我生的啥病也不清楚,要是耽误了可就要多花钱了,人还遭罪!”前不久的一天下午,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卫生院,正在复查的陆师傅感慨地对记者说,“好在发现及时,我现在的各项检查指标都已好转。”

今年3月,74岁的陆师傅在寨桥卫生院开展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项目筛查中,被确诊患有高血压和颈动脉斑块。家庭医生建议他吃药干预,还联系安排武进区区级医院的专家指导治疗。
陆师傅是武进区推进医防联合体建设的受益者之一。武进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周义红介绍,为了把预防为主落实到医疗服务之中,让医防融合真正落地,武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6月与寨桥卫生院成立江苏省首家医防联合体。公卫“牵手”医疗一年多来,变化在寨桥卫生院悄然发生。

寨桥卫生院担负着辖区3.1万名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在武进区疾控中心的支持下,寨桥卫生院以辖区内常见病和多发病为重点,探索开展“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筛查和健康干预项目”“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项目”3个医防融合项目。
武进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潘英姿介绍,医防联合体成立后,如何发挥出“1+1>2”的效果颇为关键。慢病防控是疾控中心的传统强项,通过“以项目促医防融合”的机制,双方的联合找到了结合点。

“比如,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疾控中心有相关患者的资料。”武进区疾控中心人事科教科科长、寨桥卫生院挂职副院长许敏锐介绍,利用疾控中心的数据,加上家庭医生团队的入户调查,有效提高了高危人群筛查的效率。

71岁的吴师傅就属于许敏锐领衔的家庭医生团队锁定的重点人群。在家庭医生的建议下,吴师傅到寨桥卫生院做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是早期胃癌。目前,吴师傅已经通过绿色通道转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治疗,为癌症的早诊早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潘英姿说,医防联合体成立后,该区从疾控中心选派了技术骨干人才下沉;同时,疾控和医院双方建立了“双单”反馈制度,由基层医院提出“需求清单”,疾控团队提出“问题清单”,共同研究解决公共卫生工作的薄弱环节,帮助医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目前,卫生院的医防融合已经初显成效。”寨桥卫生院院长黄定中表示,一年多来,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在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排名较去年提升7名。“以项目促医防融合”的机制,有效预防和延缓了重点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今年3月,武进区疾控中心与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医防联合体签约,这是在寨桥经验基础上的复制推广。“组建以来,区疾控中心对我们在慢性病管理、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等领域的软肋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指导、培训,使医防人员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文荣介绍,目前除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外,该中心还开展了针对有家庭史的高危人群的肺癌筛查项目。

在试点的基础上,武进区医防融合的步伐还在稳步推进。今年7月17日,武进区疾控中心选派16名骨干人才下沉基层开展为期2年的派驻工作;10月11日,雪堰镇漕桥卫生院成为该区第3家医防联合体建设单位……“今后,我们将鼓励更多的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加入医防联合体。”武进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左朝辉表示。

江苏省疾控中心医院公卫办主任王福如介绍,该省各地目前都在依据各自的发展特点,立足基层,通过构建医联体、医防体等形式,探索多种疾病的医防融合工作模式。截至目前,该省437家二级以上医院都成立公共卫生科。该省还选取8家省属省管三级医院和省疾控中心开展省级医防融合试点,为医防融合体系化建设提供队伍保障。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