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以来,作为国家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姑苏区通过补短板、强基层,着力建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打通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
“通过‘以大带小’的医联体建设,使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发挥各自功能,满足姑苏区老百姓日常健康需求,让百姓获得更多高质量健康服务,感受幸福。”姑苏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少检查项目在家门口完成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优化
近日,家住姑苏区内马路的高阿姨去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降血脂药。社区医生为高阿姨进行健康评估后,又为她做了颈动脉筛查,发现她的双侧颈动脉均存在斑块。“颈动脉斑块,轻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晕厥等,严重的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引发脑卒中(即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社区医生建议高阿姨去医院进行及时治疗。
姑苏区老年居民较多,健康管理和指导的需求较大。2016年起,姑苏区依托医联体医院的专业技术,陆续启动了心脑血管、肿瘤、老年痴呆、孕产妇高危筛查、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等项目的社区免费初筛。姑苏区还与市级医院建立专病联合体,提升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社区管理诊疗能力,组建区域性影像、检验、心电诊断的互联互通,疑难病的远程专家会诊,逐步实现社区诊断水平的同质化。市级医联体还建立全科基层实践指导中心、中医药社区实践指导中心等临床指导基地,对社区医生进行项目集中培训、带教。
三年来,姑苏区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累计投入1340万元,新建、扩建、改建7家。
目前,辖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以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新建面积1900平方米,服务覆盖吴门桥街道7个社区,开展雾化吸入、彩超、心电图、腰颈椎牵引等特色治疗项目。“以往,在老百姓观念里,社区卫生机构只能配配药。现在,大家都知道在社区还可以做不少健康检查项目,而且,每个医生跟病人的交流时间不会少于8分钟。”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勤芳表示,观念转变了,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居民就多了起来。2017年,姑苏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门诊人次294.79万,较2015年增长24%,日均门诊总人次达8000人次以上。
医联体织密分级诊疗网络
家庭医生签约增加基层就诊意愿
20多天前,虎丘街道居民邢老伯突发口角歪斜伴左侧肢体无力。社区医生怀疑是脑出血,建议他立刻到市立医院北区做进一步检查,并直接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帮邢老伯转诊。在医院接受对症治疗后,邢老伯病情得到了控制,医院又将他转诊至社区医生处,做进一步康复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有联系,我又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协议,现在我的健康问题不愁没人管了。”邢老伯说。
2016年起,姑苏区与苏大附一院、苏大附二院、市立医院、市中医医院搭建对口支援医联体。一家医院联系3至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了一张上通三甲医院、下延街道社区的分级诊疗网,建成影像诊断、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等远程会诊中心。百名专家下沉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立名家工作室,初步形成基层与对口支援单位的业务指导、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专家坐诊的服务模式。2018年,姑苏区又与优质专科医院和三级医院建立专科医联体,试点由重点专科专家、全科医生、签约居民组成的“1+1+1”结对机制,通过固定签约、试点预约、加大定向分流和转诊力度,形成延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在积极搭建医联体网络的同时,2016年底姑苏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医生签约平台。“签约居民通过服务微信群、全科服务电话以及团队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能面对面接受咨询和个性化服务,大大增加了居民在基层的就诊意愿。”姑苏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主任高瑜璋介绍,截至2017年底,姑苏区家庭医生签约率32.9%,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1.2%。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病人1769人次,并对4万余名初筛风险等级较低的居民实施了规范化干预管理。
药品采购智能化、透明化
移动支付5月底将实现全覆盖
家住平江街道仓街的瞿奶奶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多年,常年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由于该药不在社区基本药物目录内,瞿奶奶配药很不方便。2017年,姑苏区对省规基药目录进行了增补,并通过医联体代采购的办法,打通与医联体医院的衔接。“现在,我只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配药了,而且医保报销比例还比大医院和药店高,算下来更便宜。”瞿奶奶高兴地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用药品报销比例较医院上浮20%。但因信息不畅通、医生用药习惯差异等原因,基层药品目录与市级医院存在不对称的情况。”姑苏区卫计局副局长金建华介绍,2017年姑苏区卫计局出台《姑苏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采购目录管理办法》,对药品品规进行了调整,并明确暂时由市立医院代采市级专家支基的常用药60多个品规,确保医联体专家门诊用药和居民慢性病常用药需求的一贯性。今年,姑苏区又建立了药品采购目录遴选专家库,将专家支基的常用药正式列入省平台采购目录。“调整后,新目录中品规716个,较2017年增幅37%,其中基药占比71.4%,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品种新增近四成。”金建华说。
“虚拟中药房”是姑苏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惠民服务的一大特色,三年来,姑苏区各“虚拟中药房”中药处方达到6.5万张。
为降低药品报损率,2016年姑苏区在省内首创药品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药品库存总量减少30%,库存周转率提高一倍,近效期报损率减少80%以上。今年,姑苏区在该平台上植入药品需求申报系统、药品专家遴选系统和专家评审系统,辅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快速有序进行。据悉,药品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还直接对接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平台,助推了政府采购向智能化、透明化转型。此外,姑苏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对外开通移动支付功能,5月底将实现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移动支付全覆盖。
(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