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医患之间 > 医护手记医护手记
创新诊疗方案,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医”声
发布时间:2022-07-03  浏览次数:1121

他用精益求精的医术,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数千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从医40余载,他扎根临床一线,开创了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苏州模式”,建立了享誉海内外的苏州骨髓移植中心。他攻坚克难,带领团队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上,频繁发出中国“医”声。他就是“中国好医生”、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让我们感受他一心为患者着想的医者大爱。


我是一名血液科医生,在从医40年的经历中,我见证了中国血液学发展从“跟跑”到“并跑”,再到“超越”的过程:从王振义院士带领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等阐明了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到“亚洲骨髓移植第一人”陆道培院士创新骨髓移植模式,为世界和中国骨髓移植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再到作为中国出凝血研究的旗帜、阮长耿院士带领团队建立了苏州系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并成功实现了临床转化,提升了我国出凝血疾病国际影响力,几位院士在血液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受到世界瞩目和赞誉。未来,在所有恶性肿瘤治疗方面,也许血液病领域会比其他领域更先达到治愈癌症的目标。

我曾获得过“中国好医生”等荣誉称号,但是最令我珍惜的称号是“吴爸爸”。

2000年,泰州姑娘陈霞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我陪同她一起到北京配型验血,但是一直未能配型成功。幸运的是,从台湾找到了匹配的骨髓捐献志愿者。

2001年6月,江苏广电总台《生命20小时-——两岸拯救陈霞行动》全程直播牵动了千万人的心。生命之髓自台北出发,经香港转上海抵苏州,是晚上9点半。当时医学界普遍认为,骨髓从捐献者体内抽出到输入病人体内需要在20小时内完成。那时,我心里很紧张,因为它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但再难我也要试一试。晚上11点,随着骨髓逐步成功滴入陈霞体内,我明白,我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这场台湾供体移植标志性事件直接推动中华骨髓库库容人数和捐献例数都提升到了全球前列。

涅槃重生后的陈霞总会亲切地称我为“吴爸爸”。作为“女儿”曾经的主治医生,我见证了她从一个白血病患者,蝶变成一名心灵“医者”的全部过程。痊愈之后的她,发扬“感恩——责任——传递”精神,联合海峡两岸组织发动了上百次爱心活动。2018年,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成立,给全国各地血液病人送去爱心接力。

很多病人治愈后,也会在重生之日打电话或发信息给我,喊我一声“吴爸爸”。虽然我只是一名医生,但是此时时刻的我内心是温暖的。我们也许做不了什么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做好每一件小事:凝聚爱、传播爱。

白血病的发生源于遗传学异常。苏大附一院血液科于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白血病生物库,迄今保存了8万余份患者标本。198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于R显带的高效遗传学诊断技术,发现并鉴定了42种新染色体异常,克隆出8种新融合基因,发现23种新的基因突变,为开展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研究中,我带领团队发现了白血病新的遗传学机制,发现了两种白血病的新亚型,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白血病诊断标准,并且阐明了急性红白细胞白血病、变异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子遗传学特征,成果发表于《BLOOD》《Leukemia》等血液学国际顶级期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可影响全系造血细胞的恶性疾病,旧称“白血病前期”,疾病异质性大,发病机制不清,治疗不规范,终末期转化为白血病,其危害往往甚于白血病。我牵头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制订了中国人群MDS去甲基化药物推荐治疗方案,主持编写了中国首部MDS诊治指南,提升了中国MDS规范化诊疗水平。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苏州血液学科特色之一,我带领团队不断优化移植关键环节,陆续攻克排异、复发、感染等多个技术难关,建立了骨髓移植“苏州模式”,建成了享誉国内外的苏州骨髓移植中心。这项独特的苏州移植技术体系涉及诊疗全程管理,迄今累计移植8000余例,移植数量全球前五,获得国际骨髓移植最高奖项——“圣安东尼-EBMT”成就奖,显著提升血液病患者长期生存率。总生存率较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同类患者提高了10%以上。

我知道每个在生死边缘的患者都带着一家人的殷切盼望而来,他们那份沉甸甸的期盼和重托,敦促着我们不断深入探索钻研,加快脚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方案,来挽救这些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在成就面前,我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让活下来的患者多一些,再多一些……


作者简介

吴德沛,男,1958 年生。现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全球委员会委员和《中华血液学杂志》总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荣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圣安东尼-EBMT”成就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2018年“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月月度人物、江苏“最美人物”、江苏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