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立足服务实施健康中国、健康江苏战略,坚持“德术并举 病人至上”的医院精神,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
急诊往往是衡量一家医院综合实力的窗口,也是拯救病人性命的重要场所。省人民医院近年来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发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三大救治中心”作用,加快推进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逐步完善急诊急救综合体系建设。目前,院内由急救重症医学、心血管内科、麻醉和耳鼻咽喉专业等组成的24小时生命救援队,随时待命,并设置杂交手术室、急诊CT室、急诊检验室等医疗单元,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和距离获得最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成立调度中心,设置急诊抢救绿色通道,增设院内6120调度专线和“6000号”急救平台,由原来的“患者等医生”变为“医生等患者”,实现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医院还加强了技术支持与辐射,培训下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人员,与医联体成员单位探索1.5小时医疗服务圈的院际合作机制,让患者在技术辐射区域内获得同质化的诊疗服务。
利用“互联网+医疗”,推进智慧医疗服务
以往,患者经常抱怨“挂号、排队、缴费老半天,而医生诊疗病人只两分钟”。为解决这一难题,省人民医院放开所有号源,并开放电话、短信、网络、现场、诊间、手机APP等多种预约挂号途径;绑定支付宝或微信账号的患者,通过手机推送或者扫描付费二维码交费,实现零等待完成交费,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大大减少“排长队”现象。
医院还与“我的南京”APP对接,实现了医保患者挂号在线结算,减少患者缴费排队等候时间;利用可穿戴设备为慢病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以智能导医分诊、智能医学影像识别、患者生命体征集中监测等新手段,提高诊疗效率。
同时,运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配药发药、内部物流、患者安全管理等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互联网创新“远程专科医疗服务”模式,解决分院及医联体内部专家坐诊问题;通过最新技术搭建基于“机器人”的手术会诊模式,保障医院会诊的及时有效。
以病人为中心,开辟人文关怀新路径
许多医院以疾病为中心来设置楼层、科室分布,病人来看病往往要一个个科室轮流跑,费时费力。省人民医院根据人体分布及专科特色合理布局科室,让病人一目了然。门诊和病房还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院内设有摆渡车、共享轮椅、自助存包、自助复印等便民服务,为患者及家属就医提供全流程辅助服务。
2015年,医院在全国首批成立“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基地”,并设立独立的社会工作办公室,成立仁医志愿者管理委员会,打造志愿者和医务社工联动新路径。这一举措使医院荣获了江苏省优秀社会工作案例和优秀社会工作项目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和示范项目特别奖、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金奖等荣誉。
近年来,医院积极链接慈善资源,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爱德基金会、江苏仁医基金会、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等建立合作关系,为贫困患者开展慈善筹款服务项目,直接服务患者和家属近千人,总资金量近150万元,获得病人家属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