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医改 > 医改综合医改综合
扬州加速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发布时间:2018-09-19  浏览次数:696

扬州的医联体建设在全省启动较早,目前全市共组建各级各类医联体17个,有115家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纵向医联体全覆盖。为防止核心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只“连体”、不“连心”,扬州正多措并举加速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在财政政策方面,市财政给予苏北医院、扬大附院常年派往18个区域中心专家每人每年10万元的专项补助;对市区医联体牵头单位向城区医疗机构常年派驻的专家,市、区财政分别按每人每年2万元、3万元标准给予补助。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支持苏北医院医联体分级诊疗信息平台,配套专项资金8000万元建设苏北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在医保政策方面,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距,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报销比例,实行对医联体单位的医保费用按季预付制。在药品供应保障方面,研究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增补目录及增补实施方案,基本实现基层与二、三级医院用药衔接。

二是鼓励多种形式联合。上联,即本地医疗机构上联上级医院,如苏北医院与上海华山医院、中山医院、湘雅二院、仁济医院等建立合作关系,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成立扬州临床医学院;市妇幼保健院加入江苏省妇幼保健医院联合体,与南京儿童医院紧密合作;市中医院与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等。下联,即城市公立医院纵向联合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组建以苏北医院、扬大附院为龙头、4家县级医院和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为成员的纵向医联体;以市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的市妇幼保健联合体;以市中医院为龙头的中医医联体等。公联,即发挥公立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如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县、乡、村一体化区域性医联体。民联,即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如以民营扬州友好医院、江都洪泉医院分别牵头组建医联体,将民营扬州玛丽妇科医院纳入由市妇幼保健院牵头的妇幼保健联合体等。

三是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紧密型合作。通过建设联合门诊、联合病房,推动医联体利益关联更加紧密,帮扶更加务实持久。目前,苏北医院、扬大附院已经在全市18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打造联合病房16个。正在重点推进苏北医院与广陵李典、高邮送桥2个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扬大附院与广陵头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人财物全面托管的紧密型医联体。到2020年,苏北医院、扬大附院与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部建立联合病房、联合科室或实行全面托管,实现紧密型联合。在城区,到2020年医联体核心单位每家要紧密型帮扶3个以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县域,每个县(市、区)力争至少建成3个有明显成效的紧密型医联体。

四是优化医联体绩效考核方案。扬州逐步改变以往以定额补偿医院、医务人员为主的财政投入方式,实行项目化管理,以帮扶效果为导向,完善医联体绩效考核方案。市、县两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分别制定对医联体的绩效考核办法,对医联体牵头单位及成员单位分别进行考核,对牵头医院重点考核组织管理、派驻基层人员管理、对口支援基层业务培训、远程会诊、推广新技术、分级诊疗、帮助基层提升服务能力等指标,对基层单位重点考核专家工作安排、学科建设、开展新技术、选派人员赴上级培训、与上年度相比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情况,以及群众综合满意度等。考核结果与财政经费拨付、相关政策支持等挂钩。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