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听老人说过“一岁看大,三岁看老”,但我从未在意,还是认为孩子在3 岁之前根本记不住事。当在母亲大学上课时,听到老师讲:“3岁之前所有记忆都是潜意识的印刻。”
我有着深深的懊悔。记得在我家女儿一岁左右的时候,我把她放到老家差不多有半年时间,由婆婆照顾。其间,我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回去看望一次。婆婆把孩子照顾得很好,我也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半年后,孩子又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有一天,我正陪孩子在客厅玩玩具,突然听到了敲门声,我正欲开门时,却看到孩子如临大敌,匆忙扔下玩具一脸恐惧地往我怀里钻。我当时觉得很诧异:女儿的性格属于比较活泼的,怎么一个敲门声就被吓成这样?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胆小,这么没有安全感了?孩子的这种反应让我很心疼。
我当时就本能地认为孩子和爸爸妈妈分开太久了,家对孩子来说变成了一个不安全的地方,再也不舍得把她一个人放在老家了。
很长一段时间,孩子只要听说我们要带她回奶奶家,就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她是在担心爸爸妈妈再次让她一个人在老家。如今孩子已经6岁了,我偶尔和她商量要不要回奶奶家住几天,她只要听说是她一个人待在奶奶家,就会非常抗拒。我原本以为过上一两个月,孩子就会忘记回老家这件事了,没有想到这段经历深深印在孩子心里,真的伤害到了孩子。
孩子还很害怕一个人独处,哪怕是在自己家也不行,晚上睡觉的时候喜欢睡在一个角落,外侧用一个枕头挡着,她认为这样睡觉才安全。以前我觉得孩子是为了好玩儿,学习以后才真正明白,这些也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我曾经和很多父母一样,以为爱孩子就是投入更多精力到工作中,多挣些钱,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我以为自己这样做很伟大,甚至想要标榜自己很能干,殊不知0 ~ 3 岁时父母陪伴的缺失,可能会对孩子造成永久的伤害,再多的金钱都无法弥补。
听到老师讲的这一点,我既后悔当时自己的无知,又庆幸自己现在学习还不算晚,从现在开始重新排序生活中的每个时间点,把陪孩子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除了重要的工作,其余的时间都会和孩子在一起,尽量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陪孩子聊天,陪孩子游戏,偶尔陪孩子调皮。看到孩子灿烂的笑脸,我的心也暖暖的。以前自己整天忙忙碌碌,神经绷得紧紧的,脾气也很暴躁,现在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天真无邪疗愈了我的浮躁,我的情绪越来越好,明显感觉到和孩子更加亲密,这种幸福、甜蜜、愉悦的感觉是任何工作上的成就和财富都无法比拟的。就用这样的方式陪孩子长大,这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这也是最好的爱自己的方式。也祝福所有的父母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多陪伴孩子,去体验这种真切的幸福。
我也已经把老师的话告诉老公,老公支持我的学习,重视孩子的教育,相信我们一起努力,生活会更幸福,孩子会更快乐。
(家庭教育)